甚至會和他不死不休。
“陛下……今天下冗官已重……”呂公著不敢直接拒絕,只能委婉的說道。
趙煦笑了:“左相放心,所錄士子,皆不占正常科舉士子之闕,也不與之共同授官……”
“他們將進入專一制造軍器局、翰林天文院以及諸司專勾司為官、磨勘……”
“只有改官之后,才會參與到正常的磨勘除授之中……”
這是趙煦深思熟慮的結果。
想要推動科舉改革,就不能動士子們的蛋糕。
一動就可能引發強烈的反彈。
只能是學習高考擴招的經驗,增加錄取人數,同時,讓新進士們避免和舊進士競爭,陷入無休無止的撕逼中。
“這……”呂公著皺著眉頭。
他還是感覺,風險太大。
在旁邊的蒲宗孟終于忍不住了,道:“左相若是不愿,臣乞主持此事!”
不就是得罪人嗎
他蒲宗孟最擅長了!
反正虱子多了債不愁!
再多幾百幾千個士子罵他,也就那樣。
更不要說,其實,蒲宗孟一直是科舉改革的推動者。
他一直都想做這個事情!
呂公著回頭,瞪了一眼蒲宗孟,然后才拱手拜道:“陛下,增加五十名明法、明算科進士,實在是太多了!”
“臣恐天下議論……”
“二十人!”
“最多每科二十人!”
元豐八年一共才錄取了五百七十六名進士,現在一下子,明法、明算等科,擴招到五十人的規模。
太多了,壓力也太大了!
呂公著感覺,朝野都會頂不住的。
趙煦聽著,露出笑容來。
因為他說的五十人,是全部諸科加起來的人數。
但,呂公著卻答應了,每科擴招到二十人的數量!
于是,他頷首道:“就依相公的!”
“那……諸科前三賜進士及第呢”他問道。
呂公著堅決的搖頭:“諸科前三,進士及第,祖宗未有此制也!”
進士及第,可是科舉甲科第一等、第二等才享有的榮譽!
怎么能與諸科的雜士分享
呂公著是絕不能接受的!
因為,這是對他本人的侮辱——侮辱程度,類似常青藤出來的博士,忽然間被告知,要和西太平洋大學兩千美元一個的假博士一起競爭一個崗位。
斯文掃地啊!
可他不愿,蒲宗孟卻愿意。
只見蒲宗孟立刻拜道:“陛下,祖宗有制度,除了正途進士及第外,有九經及第……且九經及第,祖宗有制,可比進士及第授官!”
呂公著立刻反駁:“那是因為舊年以詩賦取士,而九經乃圣人之經,諸科最難,祖宗為弘文治,特詔九經第一,可為九經及第,可比進士及第授官!”
這是事實。
在熙寧之前,以詩賦取士,經義為輔,故諸科中有明經科,明經科以九經為試,九經第一,就是經義第一,而且于圣人九經貫通融會,故此朝廷才要提高九經第一的地位。
蒲宗孟笑了:“祖宗何止有九經及第,更有學究及第等制……”
學究者,專究一門之學。
學究及第,就是某科第一的名頭。
呂公著冷冷的看向蒲宗孟,道:“然,祖宗之制,無論明法還是明算、明經之學究及第,皆判司薄尉!”
也就是說,全部按照正科進士乙等的進士出身授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