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傳出過,有人在登萊的山里,找到足足二十斤重的狗頭金的傳說!
然而……
更多的人,卻是顆粒無收。
還有許多人,葬身深山老林,死于山谷溪流。
很多淘金客,都曾在淘金的路上,見到過那些喪命的可憐人。
王大槍甚至從那些人嘴里,聽到過許多曾讓他聞名遐邇的好漢的名字。
這些好漢,都是曾在汴京城中,如雷貫耳的大英雄。
但他們卻被人發現,死在了登萊的山澗。
有人是意外,但更多的卻是被人謀殺了。
每每王大槍想起這些事情,總是不由得心驚,然后回家就給家里供奉的‘灌口二郎’神像上香。
潘隨看著王大槍的神色,繼續道:“汝也是因官家吊民伐罪,遣官軍討伐交趾李賊,才能來這廣源州落籍!”
“更是因官家的圣政,才有自己的土地和妻兒……”
“所以啊!”潘隨意味深長的道:“汝兒也是因為官家之恩,方能降生!”
“這浩蕩天恩,豈能忘記”
“不如,便給汝兒取名:永恩!”
“永懷天子圣德,不忘官家恩典!”
王大槍喃喃自語起來:“永懷天子圣德,不忘官家恩典!”
“好!好!好!”
這確實是個好名字!
不僅僅吉利、好聽,關鍵這個名字,說不定還有著庇佑小兒的神效。
他兒子,有了這樣一個名字,說不定就可以在官家圣德的庇佑下,健康長大成人!
說著,王大槍納頭就拜:“多謝官人賜名!”
“大槍……快起!”潘隨扶起王大槍,然后就道:“對了,大槍,某這幾日可能就要啟程回京,去參加明年的科舉了!”
“大槍可有什么書信或者東西,需要某帶回去給家人的嗎”
王大槍楞了一下,旋即賀道:“恭賀官人,喜獲貢士,來日定能登第殿堂,呈父母尊諱于御前!”
在大宋,只有進士前三名,才有資格在御前,呈父母名諱,告于天子!
這是只屬于進士前三名的榮譽!
潘隨聽著,頓時笑了:“承蒙大槍吉言了!”
“只是,進士三甲,某怎么敢望”
“能登乙科,拿到一個進士出身,便已是僥天之幸了!”說著,他就唏噓起來。
大宋科舉,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他過去連發解試都過不去,如今能進京參加科舉,完全是因為他是現任官員,而且還是右江安撫司的官員。
所以,幾乎沒有競爭者!
但,到了汴京的貢院。
整個天下的英才,都匯聚于一地。
說實話,能過省試,到殿試上走一遭,就已經是菩薩保佑,阿彌陀佛了!
至于進士前三
他是做夢都不敢想。
而且,就算有那個實力,他也不可能拿到前三的。
因為,大宋祖制——現任官員,參加科舉,最多只能得到進士及第的名次。
作為汴京人,王大槍自也知道此事,所以他憨厚的笑了笑,然后道:“卑下便在此,恭候官人科場捷報!”
……
兩天后,王大槍再次來到廣源城,將他寫給母親、大兄以及長嫂的家書,交托給了潘隨。
同時交給潘隨的,還有他剛剛出生不過兩三個月的兒子王永恩剪下來的頭發。
這就是讓母親,將其兒子的頭發,供奉到祠堂里,讓列祖列宗知道,他王大槍在交州有了后代。
汴京王氏,從此有了交州支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