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要緊,因為就算如今的那些關系戶,會成為第二個王家。
那也是十幾、二十年后的事情了。
那個時候,他們這些人早死了。
于是,文彥博、張方平、馮京與蘇頌都開始在心中猜測著可能被官家提出來要提拔的人。
“燕家兄弟”
“還是皇太妃家的人”
“仰或者……程頤”
恩,因為趙煦一直在有意保護程頤。
加上,趙煦曾御筆給程頤之兄程顥題神道碑,賜曰:明道先生。
所以,朝野上下現在一致公認——程頤這個沒有功名的教書先生是關系戶!
換而言之,朱程理學的創始人之一,現在在士林眼中,是‘幸進之人’。
也多虧了程頤為人素來剛直,才沒有被人稱作‘幸進小人’。
順便說一句,現在和程頤一起被人們認為是‘幸進之人’的家伙的名字叫沈括。
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
趙煦卻是摩挲了一下雙手,然后微笑著道:“諸位元老髃臣,如此忠心于朕,朕實欣慰。”
“不瞞太師……”趙煦看向文彥博:“朕心中一直在想著,是不是,在今年的殿試之外,額外增加一個詔試太學出官人的考試!”
所有人在這個瞬間都抬起頭來。
居然不是要提拔外戚勛貴或者官家自己身邊的人
而是太學
幾乎沒有什么猶豫,文彥博就帶頭拜道:“臣恭遵德音!”
其他人猶豫了一下,也都拜道:“臣等恭遵德音!”
此事在他們看來,雖然有些蹊蹺。
但,先帝的三舍法里,就規定過太學生中的優秀人才,經過出官試考核,可以授官。
其中太學第一名,更是可以獲賜進士及第出身。
其初授官職、差遣,都是照著科舉考試的榜眼甚至狀元郎的待遇。
如今,官家只是將太學的出官試,從太學挪到皇宮,可能和殿試一樣,由天子親自御殿測試。
這沒什么問題!
新舊兩黨在太學和三舍法的問題上,基本沒有意見——有意見的,只是在太學用什么東西、什么制度教授太學生,考核太學生而已。
所以,在太學中,一直都是既有新黨干將,也有舊黨中堅。
趙煦聽著,露出欣慰的笑容來。
他知道的,自己終于在嚴密的封建科舉制度上,撬開了一個口子。
名不正則言不順!
過去,太學生們,只是在太學參加的出官試。
雖然名義上,他們確實可以得賜同進士出身、進士出身甚至進士及第出身。
但,終究和真正的正牌進士有著區別。
就像夫人和如夫人。
但,太學生殿試出官試后,相當于八抬大轎,把如夫人娶進了門。
如夫人,也就變成了夫人!
更關鍵的是既然今年可以殿試太學生。
那么,過上幾年,是不是可以殿試算學、律學,乃至于物理學、化學、工程學學生
而趙煦最大的優勢,恰恰是他年紀小。
只要他好好養生,就可以通過日拱一卒的辦法,一點點啃掉自董仲舒以來,儒家的千年霸權。
學老劉家,叫什么物理學、化學等學科,都披上一層儒家的外衣就行了。
大家都是儒家弟子,所學的也都是圣人之道。
要是有人質疑,就一巴掌拍過去——當年圣人講學,乃是因材施教。
于是得門徒三千,有七十二賢。
你怎么敢假定,這物理化學,不是圣人之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