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怎么也沒有想到,就是這些深受皇恩,本該與他一道討奸臣、抗訴科舉不公的家伙。
卻站到了他的對立面!
背叛了士大夫!
“小人!小人!小人!”
“難怪圣人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爾等長期與胥吏為伍,受銅臭所污,已非吾屬矣!”
暴怒下的李常寧,直接發動了士大夫的必殺技——開除對方的士大夫籍貫!
熙寧變法以來,這種招數,已經被人用爛了。
新舊兩黨,斗起來后,通常都會互開對方的士大夫籍。
比如王安石,就起碼被人開除了幾百次。
被李常寧攻擊后的公考吏員們,立刻開始跳腳。
有認識李常寧的人,立刻就在人群里叫道:“李安邦,吾輩是否士大夫,還輪不到汝來評論!”
“石安國!”李常寧立刻就認出那人來了——正是去年被派到他家鄉延津的權商稅大使石公佐。
此人雖然到延津才幾個月,但卻在延津地方有著不小的名聲——因為他居然不受賄!甚至愿意辦事!
延津人從未見過這樣的商稅大使。
所以,此人回京趕考的時候,好多小商賈居然在家里燒香拜佛,祈求其不要考中。
可惜……
神佛們似乎沒有領這份香火。
他還是中了!
方才,李常寧就看到了他的名字——第五十八名。
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個哥哥,也中了。
正是榜上第三名的石公佐,一個在文壇默默無聞,幾乎沒什么詩文流傳的公考吏員。
等等……
李常寧深吸一口氣。
公考吏員?!
他抓到了痛點!
于是,立刻看向榜文。
那七百零三名今科過省舉人的名單上,一個個中舉的舉人名字后面,有著小寫的字體,公示著他們的本貫、出身、表字。
第一名……
謝潛,福建路建昌軍,字涉安,開封府公考吏員。
第三名石公弼,兩浙路越州人,字國佐,開封府公考吏員。
第五名楊謝,江南西路,公考吏員……
第九名陳思道,荊湖北路……公考吏員……
入目所及,無數名字背后,寫著公考吏員出身的今科過省舉人的本貫、出身文字,都有著公考吏員這四個字。
粗粗看來,起碼數十人!
前十更是有著足足四人,是公考吏員!
李常寧呼吸頓時急促起來。
他知道的,自己抓到了今年科舉的把柄!
“諸公!諸公!”
“且看榜文!”李常寧大叫著:“今科省試前十,竟有四人系出開封府公考吏員!”
“今科所取士人,開封府公考吏員出身者,至少數十人!”
“此乃祖宗以來最大的科場弊案!”
伴隨著李常寧歇斯底里的吼叫,無數人瞬間沖向榜文。
每一個人的胸膛,都開始因亢奮而激烈的起伏。
今年科舉,是否有舞弊?
這不重要!
重要的是——居然錄取了這么多開封府公考吏員出身的士子!
這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