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排名都在六百八十名之后。
可若有人好奇,去翻這些人的卷宗的話,恐怕會破大防——艸!這寫的什么小學生文章?
義理都不通,放我老家,別說發解試了,怕是連州學都考不進去!
舞弊!赤裸裸的舞弊!
此外,這次科舉,趙煦還放寬了藩部考生的限制。
于是,誕生了有史以來,第一個吐蕃人進士。
蘭州李玄令。
其父是結河藩部巡檢使李臨占訥,其祖父是李都克占,曾祖則是大名鼎鼎的吐蕃曹操——李立遵。
嗯,就是那個當年想把唃廝啰當漢獻帝養,結果卻被反殺的吐蕃大首領。
李立遵雖死,但其影響力卻并未消失。
至今,依然在青唐吐蕃諸部中有著巨大的號召力。
畢竟,在唃廝啰之前,李立遵、溫逋奇才是青唐諸部的主人。
而唃廝啰呢?
除了贊普嫡系外,最大的標簽就是——西域奴隸。
從這個角度來說,其實李立遵、溫逋奇是唃廝啰的恩人。
哪怕,這兩人都心懷叵測。
可沒有他們,唃廝啰算什么?
怕是早就死在西域了。
當然了,吐蕃人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趙煦懶
得去管。
他關心的只有——李玄令這個有史以來第一位吐蕃進士的政治身份!
只要其回到熙河路,所產生的政治效應,將是無比巨大的。
吐蕃人、黨項人、羌人甚至回鶻人,都可能因此被影響,進而使大宋朝在整個西北甚至西域的政治影響力增加!
畢竟——這可是漢家進士!
托大唐的福,漢家進士,在天下列國之中,都已經和文曲星、文殊菩薩座下弟子、童子等掛鉤。
牛逼,已成了進士在很多少數民族眼中的代名詞。
這個時候,一個吐蕃人,而且是李立遵嫡脈,成為大宋進士。
這造成的影響,恐怕不亞于,元佑元年宋軍擊敗西夏帶來的影響力。
可惜的是,如今,已非盛唐時節。
今日的大宋,北方有遼國,西北有西夏,南方還有交趾。
而且長期受制于遼國、西夏,特別是遼國這個恐怖的龐然大物,在地緣上給大宋帶來了窒息般的生存壓力。
于是士大夫們的華夷之辨思想,開始全面覺醒。
對于藩部和蕃官,他們不止在政治上限制、歧視。
還在包括科舉在內的所有地方,對其嚴防死守。
別說是吐蕃人了。
就算是屬于大宋自認的領土上的西南土司家里的孩子,在過去也不被允許科舉。
趙煦即位后,才將這個限制,悄悄的予以廢除。
這些都很正常。
是一個帝國在收縮時的自我保護。
太宗之后,大宋上下就知道了,大唐的版圖,已不可能恢復。
能守住現有的領土,就已經阿彌陀佛了!
澶淵之盟后,靴子徹底落地。
既然如此,在對外方面,保守、收縮、內斂,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而趙煦打算對外擴張,自然,就要撿起大唐的胸襟,海納百川,對少數民族的將領、貴族,一視同仁。
只不過,猝然從收縮轉向擴張,恐怕沒幾個人能適應。
尤其是輿論!
所以,趙煦沒有辦法,就只能苦一苦落榜士人,罪名也讓他們去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