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天剛剛亮,但貢院門口已經擠滿了人。
魏云舟先跳下馬車,接著伸手扶著魏國公下了馬車。
魏國公陪魏云舟在貢院門口等著。
“爹,開門還有一會兒,您還是跟姨娘先回去吧。”
“回去也沒事,不如陪你在這等一會兒。”魏國公看著在貢院門口等著的考生中有不少是中年人,還有一些白發蒼蒼的老人,發出一聲感嘆,“唉,考科舉真是不容易啊,這么大的年紀還要考。”
“爹,舉人跟秀才還是有很大的差別。”寒門子弟想要跨越階級,就只能參加科舉考試。“對寒門子弟來說,中舉也就意味著飛黃騰達啊。”平民百姓中舉后,不僅有錢,還有地。最重要的是還能做官。“所以,他們不為了自己,為了子孫后代,也要拼命考中舉人。”
“唉,都是為了家族。”
“為了家族,也為了自己。”
魏國公又看了看人群,發現小兒子是考鄉試中年齡最小的一個,這讓他心底升起一抹驕傲。
“三天后,爹爹再來接你回去。”
“不用,我又不是小孩子。再說,鄉試要考三場,您三場都來接我回去啊。”
“接你回去又不費事。”魏國公見貢院大門打開了,抬手拍了拍小兒子的肩膀,溫聲道,“好好考,不要緊張。”
“爹,我知道,您趕快回去吧,我也該進貢院了。”說完,魏云舟跟著其他考生一起排隊進入貢院。
魏國公沒有急著離開,而是目送小兒子進了貢院后,這才轉身離開,上了馬車。
李姨娘一直在馬車上等著,掀開車簾看著貢院門口,面上一片擔憂。見魏國公上來,臉上立馬揚起笑臉:“國公爺,您可安心了”
“我有什么不放心的,就是有些心疼舟哥兒。”魏國公輕嘆一口氣道,“別人考鄉試為了中舉,而舟哥兒考鄉試是為了考中解元。”
“舟哥兒跟其他人不一樣,他深受皇上看重。”李姨娘寬慰魏國公,也是安慰自己,“為了讓舟哥兒考中解元,皇上也是操碎了心,舟哥兒不能辜負皇上的期望。”
“這就是我心疼他的緣故。”昨晚,魏云舟跟魏瑾之他們說的那番話,魏國公聽懂了,心里更心疼小兒子。日后,小兒子的路要比二弟的路更難走。
“國公爺,您就放一百二十個心吧,舟哥兒說了,他定能考中解元。”李姨娘滿臉笑容地說道,“我們就等著他的好消息吧。”
“三天后再來接他。”
貢院里,參加鄉試的考生的手里都拿著一張票。這是入場票,最上面詳細寫著第幾起,右邊詳細寫著什么路、什么牌、第幾名。中間寫著什么學。左邊寫著廩生什么名字。在名字
魏云舟手中的入場票上寫著第一起,東路第一牌第一名,金陵書院,廩生魏云舟卯時四刻聽點。
身為三年前的小三元,魏云舟自然第一個進入考房。
聽到考院的侍衛叫他的名字,魏云舟拿著入場票走上前去,把入場票交給了侍衛,隨后開始接受檢查。
鄉試的檢查比童試更為嚴格,考生們帶來的每一樣東西都會詳細地搜查。
侍衛搜魏云舟的身子時,不僅一點也不粗暴,反而有些小心翼翼。眼前這位是魏國公府的小少爺,還是三年前的小三元,可不能得罪。
搜查完身子和所有東西后,魏云舟第一個進入考場,并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等他把帶來的東西整理放好,其他的考生陸陸續續進來了。
吃了湯圓給他的藥,藥效開始發揮作用,剛才還能聞到一些氣味,現在徹底聞不到。靈敏的嗅覺徹底失靈,一點氣味都聞不出來,這讓魏云舟很是不習慣。
魏云舟所在的這一場考房有三十個考生,不到半個時辰就到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