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把煤里的炭石頭挑出來找人運到長安。
茹慈的到來一點都不突兀,也不需要什么融合熟悉。
因為她對這個家已經很熟了,兩年前悶悶就開始喊嫂嫂了。
家里的眾人都開始偷偷的喊夫人了。
如今開始管家那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沒有人會覺得這有什么問題,覺得不對的人才有大問題。
茹慈抱著貓走向了后宅。
捋清了家里的情況后茹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如意和小肥安家。
兩人從來都不是余家的奴仆,如今大了,也需要成家立業了。
“夫人,你這是要趕我走么?”
茹慈望著如意嘆了口氣:
“你對咱們家掏心掏肺,我怎么舍得趕你走呢,你大了,小柿子也大了,你也要成家立業了,等你有了孩子,不能沒個家!”
小柿子腦袋杵的低低的,臉紅紅的。
“家,我替你弄好,在令哥去京城之前再把你跟小柿子的婚事一辦,回去后,對你死去的爹娘也有交代不是!”
“那府里的?”
“這個家,你的屋子依舊留著,這個家你的位置依舊不變,只要你愿意,這個家的大門永遠為你敞開!”
如意放心了,這不是趕自已走,而是在幫自已和小柿子成家。
想明白了這一切,如意拉著小柿子跪下來就要磕頭。
這年頭親戚都靠不住,余家養了自已這些年,還幫自已成家立業!
這就是再造。
見如意要磕頭,茹慈趕緊走到如意跟前,說什么也不讓如意磕下去。
這頭磕不得,也不能磕!
見如意明白了自已心意,茹慈把目光看向陳嬸和小肥。
“嬸嬸,你和小肥也是一樣,小肥也大了,陳家不能沒了子嗣,宅子我也同樣安頓好,家散不了!”
陳嬸年長,她比任何人都知道這里是多大的情義。
余家養活了母子兩人這些年,小肥又吃的多,一個人一頓吃三個人的飯。
如此大的胃口余員外和令哥一句話都沒說。
都說日久見人心,這情誼若是忘了,那真是活該自已一輩子的勞苦命。
這是活命之恩。
如今余家要幫著自已立門楣這就是再造,只要自已的兒子不傻,緊緊跟著令哥。
那自然會有人來跟著自已的兒子。
不要說這些人勢利,人家只不過也想帶著家人把日子過好。
如此一來自已兒子手底下就有了人,陳家就可以由小門小戶走向大戶。
如此一來,自已兒子就成了陳家最有出息的。
望著不說話一直在流淚的陳嬸,茹慈上前替她輕輕抹去眼淚:
“嬸嬸,這不是趕你走,令哥今后還少不了你們母子呢!”
“夫人,這恩情一輩子都還不清!”
“那就不還了,咱們就好好的照看這個家,緊緊地抱在一起,一步步的往上走,子子孫孫都住在一起……”
“好!”
茹慈給如意還有小肥安家了,家就在宅子旁邊,離的很近,數步的距離而已。
看似變了,一切根本卻沒變,大家更親近了。
一個家族的開枝散葉光靠自已不行,必須要有一幫子知根知底的人在一起,無數個小家后面往前推。
小家幫助大家,大家反哺小家,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余家現在做的就是這件事。
等把這兩家忙完了還有從一開始就跟著余令的老修,謝添,李大牛,孫長久,吳法友五人。
這些人從余令當小旗的時候開始跟著余令,余令自然也不會忘了他們。
他們也要安家,也要開始享受余家的反哺。
如此一來長安地圖上就有七個小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