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的天氣這些年來一直都很反常。
夏收要到了,麥子就要收倉了,大雨卻在這個時候要來了。
烏云陰沉沉的堆在那里,看著就讓人心里發慌。
南山那邊最嚇人。
霧氣不斷的升騰,經久不散,老人說那里已經開始下雨了。
如意騎著馬去南山邊看了,河水漲了也渾了。
早不來,晚不來,偏偏在夏收的時候來。
如今成熟的麥穗上頭沉甸甸的,一顆顆的麥子都處于頭重腳輕的狀態。
一場大雨下來就能讓麥子倒在地里。
水一泡,發芽與霉變就隨之而來。
這一套是連鎖反應,只要大雨落下,這一切都可能發生。
這要是發生了,就算今年的土豆大豐收也不行了,那就是大災。
百姓家根本就沒多少余糧。
現在已經有了輕微的東風,這更是一個不好的兆頭。
農諺都說了,夏至見三象,遍地起墳頭。
夏至東風搖,麥子坐水牢!
“現在收糧,通知下去現在就收,白天忙不完夜里也要忙,不要管我的這個命令合不合理,所有官吏全部下地!”
余令蠻橫的下達了政令。
政令下達,長安周圍的員外開始行動。
他們一動,百姓立馬就跟著動,短短的半日間,地頭上全是人。
余令也穿起了短打,加入了搶收人群。
余令親自下場讓所有被指使的官吏都沒有了脾氣。
上官都親自下田去了,自已若是再愛惜衣衫……
說不定自已就是下一個肉干了。
余家娘子也下場了,包著頭巾在地頭給人煮茶水。
王員外瘋了,他家的佃戶多,地多,肩上的擔子自然重。
王家老二拉著錢去了長安城。
那些沒有土地的閑人成了他的目標,只要愿意去地里割麥子,工錢先結,每日管吃喝,飯食必有葷腥。
王家人行動快。
秦王府的行動更快,別看秦王府現在半死不活的,秦郡王像個修仙的一樣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在長安,他們的地最多,地段最好,還都集中在塬上。
滈河和潏河環顧,水源不缺,灌溉方便,地勢平坦,這大片的麥田要是泡了水。
秦王府那么多人喝稀的都難。
朱大嘴背著麥鐮出門了,婆娘在后面氣的直跺腳。
“爛好人,你朱大嘴就是一個爛好人,吃屎都吃不上的時候也沒見他們拉你一把,你倒是喜歡熱臉貼人家冷屁股!”
“都姓朱!”
大嘴婆娘可不管這些,依舊不樂意道:
“真要有勁去幫令哥去,幫令哥,人家能記得咱們的好,幫他們一句辛苦就把你打發了!”
朱大嘴歉意的笑了笑沒說話。
望著自家男人打馬遠去,大嘴婆娘罵罵咧咧地往胸前塞了一塊餅,拎著水壺就朝著自家地里沖去。
“你是余守心?”
正在忙碌的余令不解的望著眼前人。
頭發黑參白,身穿錦衫,方臉,保養的很好,但卻能看出滄桑。
衣服上一個褶子都沒有。
這樣的人打扮的太精致。
在余令的眼里,打扮越是精致的人教條主義就很嚴重。
這樣的人習慣用嚴格標準要求去對待別人。
越是在乎外觀著重打扮的人,內心可能越可能缺乏某些東西。
不是說這種人有什么問題,人品有大問題。
而是這種人不好相處。
“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