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要過年了,京城突現自殺的風潮。
京城這么大,人口這么多,死幾個人其實沒有人會在乎。
生老病死,沒有一個人可以逃離這個圈子。
可這次這件事卻讓人議論紛紛。
自殺的都是有錢人不說,還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官員,而且還是自己把自己吊死的。
如此奇怪的死法才引得人議論紛紛。
老百姓最愛聊這樣的事情。
他們不但愛聊,還會冠以從別處聽來的小道消息來進行佐證。
本來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到最后就變得玄乎了起來。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余令竟然成了余直!
余令在東廠殺人的這件事被人傳播了出來,這一出來就止不住了,各種謠言滿天飛。
年底匯聚的人群成了這件事的催化劑。
茶館都有故事出來了,主角余直。
市面上傳言說余直是一個宦官,長相是青面獠牙,丑陋異常。
為什么叫余直,因為余令殘暴的行為和當年汪直一樣,羅織大獄,殘暴不仁。
這個名字是假名字。
這行徑其實跟妖書案的手法一樣。
在妖書《國本攸關續憂危竑議》里主角叫鄭福成,鄭指的是鄭貴妃,福自然就是福王。
如今這個余直,怕就是指余令。
對于這些流言余令只是笑了笑,劇本也看了,說實話真不咋樣。
除了把那些自殺的人也按到自己身上之外并無多大的新意。
唯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名字。
大家都在打聽這個余直是誰,又是哪位高官。
可打聽了一圈也沒多少人見過余令,只知道是余直暗指余令。
在京城里,在京城的百姓口碑里,余令實在太陌生了。
因為不認識,又沒見過余令是什么樣子,湊熱鬧的人無法在腦海里生成一個具體的模樣。
如今只生成了余令是一個惡人的形象。
別人不知道余令是什么樣子,錢謙益知道。
他不但知道余令是什么樣子,他還知道余令在東廠里面做了什么。
他甚至知道市面上這些流言是誰在傳播。
可他不打算管,跟他有什么關系呢
一個東廠,一個鄭家人的走狗,兩幫人竟然斗了起來!
斗吧,咬吧,反正是狗咬狗一嘴毛,跟自己又沒關系。
“老爺,余大人遞來了拜帖!”
錢謙益不說話,轉了身,后背對著暖爐,管家懂了,老爺這是不想見客。
如此,到訪的客人需要打發走。
關門聲傳來,錢謙益又把身子轉了回來。
打心眼里說,錢謙益不討厭余令,也不喜歡余令。
唯一不喜歡的一點就是余令待人過于親熱。
沒有分寸感,明明不熟,卻讓人以為跟自己很熟。
才拿起書,敲門聲又響起,輕輕叩了叩桌子,管家推門而入。
望著慌里慌張的管家,喜靜的錢謙益皺起了眉頭。
“失禮!”
“老爺,不是我失禮,我說老爺你今日約有貴客,可那余大人不但不走,反而爬上了墻頭,如今正坐在上面呢!”
“啥”
“余大人翻墻頭了,小的做不了主啊!”
錢謙益坐不住了,他實在沒有想到余令竟然有這么厚的臉皮,翻墻而入。
他難道不怕院子里的狗么
“他不怕狗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