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辰嚴肅道:“不,那并非是一個沒有事實依據的故事,從古至今,我們華夏的先祖們,他們從來沒有放棄對境內水患的治理。”
“在華人的血液里,我們的信仰,從來都是我們自己,因為我們一直堅信人定勝天,沒有什么事情是我們憑借雙手和智慧無法解決的。
華人骨子里,不信佛,也不信道,即使那些出家做了和尚及道士的人,他們也不會勉強民眾信奉神佛。”
“因為那些虛無縹緲的神佛,它們只是我們的一個寄托,心靈上的寄托。”
“信則有,不信則無。”
“華人真正信奉的,只有那些曾經為華夏文明作出偉大貢獻的先祖,以及我們腳下生我養我們的土地。”
“華人講究落葉歸根,不論去多遠的地方,不論定居在哪里,當他們老了的時候,他們最想回去的地方,眷念的地方,永遠只會是那片曾經養育他們的土地。”
“一個人的國籍可以改變,但是有一點是誰也永遠改變不了的,那就是他的根。”
“世界各地有那么多的唐人街,為什么華人都聚集在哪里?原因無非是他們沒有忘記自己的身份…”
西門·凱瑟克聽完這番話后,不動聲色的問道:“如果我沒有記錯,楊生一直以來接受的都是英式教育,可以說,是英國培養了你。”
“對于英國,難道楊生完全不認同嗎?”
楊辰好不掩飾,摻雜幾分嘲諷的語氣,淡笑道:“西門·凱瑟克先生這話,說的有點不夠嚴謹,也很失紳士風度。”
“其他暫且不說,就說不久前的馬島戰爭,在戰爭初期,大家都不看好英國的情況下,我把手里所有的資金,全部投入到英國股市,相信英國能夠在最短時間里,贏得戰爭的勝利。
單憑這一點,我想我比很多只說不做的英國人,做的更好,至于之后的回報,那些都是我應得的,最起碼,女王她本人也沒有否認我的功績。”
“再有前段時間,撒切爾夫人推動的第二輪私有化改革,在大家觀望的時候,也是我領的頭,對此撒切爾夫人親自對我表示了感謝。”
“諸如以上兩件事情,我想,我不需要對西門·凱瑟克所說的認同英國與否,作出任何的解釋。”
一直以來,英國對殖民地的治理,要遠比西方其他國家嚴格許多,英國早期對殖民地不光光只是簡單的資源掠奪。
在資源掠奪的同時,英國對于本國的文化輸出,也非常的重視,在英國殖民全球的過程中,對于各個殖民地的精英階層,英國一直是不遺余力的拉攏及培養。
正是這種軟文化的不斷輸出,才使得英國維系起全球最龐大的殖民體系。
即使在在二戰結束以后,西方殖民體系徹底崩塌,其他國家在殖民地的影響力消散的無影無蹤,但英國卻依舊能夠憑著早期的軟文化輸出,維系大英聯邦帝國名義上的統治。
西門·凱瑟克的險惡用心,楊辰一眼就看穿了,如果他承認了自己對英國完全沒有認同感,這事一旦傳出去,后果對于他來說將不堪設想。
現如今,他還需要披著英國的虎皮,拓展他在海外的事業,尤其是亞歐地區的擴張,這些都離不開英國的影響力。
他沒有那么傻,不會因為一時嘴上痛快,把今日大好局面付之東流。
能忍所不能忍,這是成大事者必須必備的,西門·凱瑟克那點小算盤,在他這里根本打不響,他更不會上對方的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