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國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開始,一直到八十年代,整整三十年的和平發展,中間又碰上老美打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兩次戰爭不僅讓島國經濟恢復到了二戰前的水平,同時還借著大發戰爭財的便車,國內經濟突飛猛進增長。
據統計,在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期間,島國國民生產總值年均增長近百分之十,島國的經濟高速增長,被世人稱之為“日本經濟奇跡”。
與很多發達國家一樣,島國在取得經濟奇跡之后,大量熱錢開始流向股市和房地產。
八十年代隨著日幣升值,島國證券股票市值一度占到了全球股市總市值的百分之四十,直接超越了美國,奪得世界第一的寶座。
股市的瘋狂,催生了島國房地產市場大熱,無論是住宅,還是辦公寫字樓,在八十年代中期,幾乎其一天一個價地上漲。
后世統計,八十年代中后期,整個島國的房地產價值是美國房地產價值的五倍,其中島國首都東京一座城市的房地產市值,就能抵得上整個美國房地產市值。
與美國人多地也多不同,島國屬于人多地少,近億人口擠在幾個小島上,島國人對于房子的熱衷,絕對不下于后世內陸老百姓。
楊辰有心進入島國大撈一筆,自然不能厚此薄彼,只關注房地產,不關注股市。
相比較房地產,股市要是漲起來,那真的是想停都停不下來。
這人一旦心里盡想著干壞事,那么就會作賊心虛,楊辰現在就是這種心理,他既想在島國多撈一點,又不想弄得太高調。
畢竟,島國在之后經歷十年的經濟衰退期后,在未來二十一世紀,經濟實力依舊非常的強勁。
為了以后能夠繼續賺島國人的錢,楊辰不想到時候吃相太難看,以至于被島國人舉國抵制。
因此,他便想到將俐國維派到島國去,俐國維當了恒生銀行那么多年的總經理,不管是地產還是股市,他都能夠兼顧過來。
少一個人,就少一個目標,這樣能盡量減少島國人的注意。
在楊辰旗下眾人中,俐國維是最合適的人員,沒有之一。
而對于俐國維來說,缷下恒生銀行總經理一職,能夠換來楊辰的重視和重用,自然是求之不得。
雖然今后幾年他需要長時間待在島國,但是香江與島國距離那么近,他想要回來也方便,隔三差五回來一趟也不是難事。
傳媒、快遞、醫藥,地產都已經安排好了,接下來就是安排何朝瓊和霍建獰幾個人了。
對于何朝瓊和薛雨菲兩個人的安排,楊辰早前已經安排好了,兩人主要負責的就是香江電燈和香江電話,一個往能源方向發展,一個往通訊方向發展。
由于能源和通訊行業屬于半壟斷行業,置地旗下的控股公司都沒有與兩個行業相關的公司,所以楊辰暫時打消了成立能源和通訊集團的想法,等到以后兩家公司規模再大一些在成立集團公司。
零售業是楊辰目前最不需要操心的,之前他已經成立了東華集團,主要負責的就是食品這塊。
而家樂福作為一家超級賣場,楊辰一開始就幫他擬定好了標準,按照后世沃爾瑪和小生鮮超市的標準進行擴張,獨立于所有集團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