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中國已是現代之中國,中國意識徹底成型。
自那之后的多次內亂、分裂、外敵入侵,再也沒能改變中國之形狀、中國之意識、中國人之志向。
《英雄》的結尾字幕,本質上是一次對于史實的溯源,真實客觀,不偏不枉。
你們學問淺智商低,看不懂,我不怪你們。
因為我也不理解你們為何如此虛偽,姑且算是扯平。
請務必記住我造出的新詞,中國意識,在不會很遙遠的某一天,你們終將正視這種因為無知而扎根的淺薄。
【二、美式自由】
多次出國后,我才體會到中學政治課本里那一句“中國是shzy國家”的力量。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此懷有一種根深蒂固的恐懼,這種恐懼并非是來自蘇聯或者中國本身,而是一種對于異類政權的想象性理解,以及對于自身路線的不自然心虛。
劃重點:想象性理解,不自然心虛。
前者的根源是傲慢,其實美國大部分的文化精英都區分不清楚shzy和資本主義作用到政治體制上之后所產生的框架核心。
btw,如果你被上面的長句卡住了,請立即放棄繼續閱讀這篇文章,以你的智商,應該看不懂后續了。
眾所周知,shzy和資本主義是經濟體制,它們既不是國家形態,更不是政治體制。
不會真的有人蠢到連這個都能搞錯吧?
圖蘭先生?
回到正題,經濟體制的根本區別在于由誰主宰生產資料,與政治體制并不強相關,即:shzy也可以多黨執政民主投票,資本主義也可以一黨執政家天下。
比如社會民主主義國家瑞典挪威,威權資本主義國家新加坡,都是很好的反例。
所以一個國家自由與否、民主與否、安全與否、和平與否,并不取決于經濟體制姓資姓社,更大程度上由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民族本身的侵略性共同決定。
假如你們并不恐懼瑞典挪威,那么就沒有必要恐懼更加熱愛和平的中國。
在當前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是完全的shzy或者純粹的資本主義,所有國家都是混合經濟體制,美國也曾經執行計劃經濟,中國也有私有制的重要補充,這幾乎已經是現代社會最理想的狀態。
但是我驚訝的發現,如此常識,卻極少有美國學者了解。
他們的慣用做法是高高在上的畫一條線,線這邊,類我者為友,線那邊,非我者為敵。
這是最大的傲慢。
你們用臆想理解的中國,從前、現在、未來,從不曾正確過。
而這種由于傲慢懶惰所造成的不理解,又使得你們在作出各種決策、進行各類預判、表述相關觀點時,不自然的間發性心虛。
如果你們不能篤定一件事就是那樣的,那么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會化成最終射向己身的子彈。
我一般會盡力避免這種狀況的發生,它會損害我的威嚴。
但我忽然發現,你們并不在乎,你們特別愛對不了解的事情指指點點。
這很美國。
這很自由。
在我們國家有一本叫做《意林》的雜志,它將美國描述為自由的燈塔,民主的天堂。
今天我們不聊民主,接著《性》一文,繼續聊聊美式自由。
(未完待續)
卡死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