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做什么,我該做什么,不被任何人規定,也不受任何人影響。
那些針對于我的抨擊、指責、怪罪、嘲諷,像是吹過喜馬拉雅山的風,或許你們可以帶來偶發性的雪崩,但萬年以前便已形成的冰川仍在那里,山也仍在那里。
這很傲慢,你們也經常抨擊我傲慢。
這便是方氏哲學原則二:以各種各樣的知識和思考形成自我理解,將持續的探索和反思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確立下來,保持好奇心的同時避免出現因知識而生的傲慢。
在這一點上我也做得很好。
我的傲慢,不是因為掌握了多少知識,更不是因為篤信自己正走在一條絕對正確的路上,而是因為篤信自己可以在任何一個時間點上回頭,走上那條相對正確的路。
相對于什么?
相對于你們。
以圖蘭和彼得為首的批評者們,當你們以天命、以意識、以自由為題向我發動攻擊時,我沒有辦法不傲慢。
因為這一切的謬誤是如此的顯而易見,你們背棄了自己的天命、濫用了意識形態、揮舞著雙標的自由大棒,在全世界人民的面前上演了一出滑稽喜劇。
我不會因此受到絲毫傷害,正相反,我很樂意借此機會展示我與你們的不同,為全世界的青少年做一個好的榜樣。
你們是如此可笑,但是我仍然要仁慈的提出建議:千萬不要因此產生任何自我否定和懷疑。
這是方氏哲學原則三:如果不能清晰的確定篤定的自我理解,那么至少確定自己不喜歡或者不適合什么,且不會因此陷入自我否定和懷疑。
每一次明確一件不適合去做的事,都是一次人生路上的巨大勝利。
瞧啊,圖蘭先生,這一次我就幫您確認了,您不適合從比電影更高的維度上以那種自以為深刻的方式去批評任何人。
您的知識結構、學問素養、日常積累不足以執行如此高端的操作,濫用那些看似很有力量實則根本不理解的名詞,只會讓您顯得像是一只努力模仿人類的猴子。
誰會為您鼓掌?
更蠢的猴子。
而人類正在柵欄外哈哈大笑,時刻準備掏出兜里的果子……
對了,圖蘭先生,您愛吃香蕉嗎?
不愛吃也沒關系,人不必非得與眾不同,更不必與眾相同,猴也一樣。
方氏哲學原則四:形成一種穩定且克制的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并且盡力抵御外界的喧鬧和質疑。
我在這一點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為我總是不夠克制。
我當然明白克制的必要性,但我總是在想:當我長大成人,到了25歲左右的年紀,不會再有人把我當成一個孩子,那時的我如果繼續任性妄為,就實在說不過去了。
可我真的很喜歡任性妄為的感覺,那怎么辦?
當然是趁著現在尚未成年,鉚足了勁開掄。
反正不管我罵得再怎么難聽,你們也不好意思跟我一般見識,對吧?
這就是方氏哲學原則五:在恰當的年紀做恰當的事,利用好每一寸光陰。
哪怕只是利用年齡優勢罵罵人,對猴子笑兩聲,開心了便不算虛度。
如果可以保持當下的心靈平靜,且不會在未來反復陷入懊惱和悔恨,那么任何一段時光都是值得的,任何一件事都不能算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