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上輩子的《英雄》國內票房2.5億,便已經足夠鼓舞人心。
現在,票房即將沖刺4億,堪稱是舉國轟動。
沒在這個時代生活過的人完全理解不了,《泰坦尼克號》的3.6億票房到底給中國電影人帶來了怎樣的壓抑和絕望。
在原本的歷史中,大船的票房記錄直到十一年之后才被特殊電影《建國大業》打破。
十一年間,02年的《英雄》2.5億,06年的《黃金甲》2.9億,07年的《變形金剛》2.82億,08年的《非誠勿擾》2.5億……
有哪部電影接近過大船嗎
嚴格來講,沒有。
98年的3.6億和08年的2.5億儼然是天壤之別。
很多軟骨頭常常不屑的講:“國產電影怎么破3億破不了的你知道嗎!”
現在是2003年初,情況還沒有惡化到那種程度,可是國產電影最高幾千萬的票房只會讓差距看起來更大。
有尊嚴的中國電影人在開會時根本不敢提大船。
對外開放派開會時必提大船。
誰能想象那種難堪
方星河就屬于理解不了的那類人,所以,在得知《英雄》即將沖擊3.6億票房時,他哦了一聲,點點頭,示意知道了,然后轉頭就重新扎進自己的事業中。
如此輕描淡寫,不以為意。
然而,除了他之外的所有人,早在《英雄》剛過3億就開始發癲。
“臥槽!《英雄》不會真能干翻大船吧!”
網絡上隨隨便便一條留言,開啟了全網跟蹤票房的盛況。
每一天,天涯里的最熱貼都是《英雄》的今日票房。
其實到了3億以上,該看的想看的人早已看過,《英雄》的日票房一路回落至500萬左右。
哪怕是雙版本來回割,也只有年輕人買賬,還得是城市青年才有看兩遍的閑錢。
任誰來看,《英雄》的票房潛力都已經釋放得差不多了。
衛萍天天出面接受采訪,大嘴巴一頓叭叭叭,想盡辦法拉動市場,但是,每日票房還是一路走低。
滿天星
滿天星也沖不動了,她們是第一時間看的電影,然后又在方版上映時重看了不止一遍。
國內的中堅級滿天星人數真不少,一千多萬,但現在的中國可不是二十年后的那個盛世,經濟實力不足以支撐所有人進行娛樂消費。
按照方星河之前的測算,女性、粉級足夠高、城市戶口、經濟條件較好的內地滿天星最多最多100萬人。
剩下的1000萬出頭,想賺她們的吆喝都派不上用場。
非自媒體時代,這些粉絲唯一的作用就是向上提純、留待日后,指望她們沖票房沖銷量純屬異想天開。
所以,國內滿天星基數雖大,貢獻卻遠遠不及日韓。
這是非常現實的問題,在很多縣城,10塊錢一張票的那種老式影院都是初中生消費不起的高奢活動。
大概在總票房沖到3.3億的時候,《英雄》的日票房就已經回落到300萬左右。
看樣子,只能是靠時間去磨了。
結果就在這個時間點,人民日報轉載《電影周刊》主題文章,忽然主動吹響沖擊3.6億票房的號角。
“中國電影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