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畿一萬禁軍,裝備最好,刀馬最良,但卻沒有堵截住西夏的八千殘軍,被八千敗兵殺的丟盔卸甲跑回了韋州,一時在西軍之中傳做笑談。
趙煦臉上掛不住,只得下旨斥責樞密院與兩司三衙,叫繼續在東京城外,或者直接拉到黃河邊去訓練京畿禁軍。
不過趙倜知道,其實這樣已經算不錯了,畢竟真過去和西夏軍隊廝殺了,真刀真槍,血肉相搏,戰敗是戰敗,并非打都沒打便掉頭就跑。
路昌衡知曉這件事情,急忙道:“王駕放心,下官必然會勤訓軍兵,不敢怠慢。”
趙倜又看了一會兒,接著向開封府外走去,這時小雨依舊淅淅瀝瀝,到府門處路昌衡要派人護送,卻被趙倜拒絕。
輕雨之中,阿朱撐著油紙傘身形窈窕,纖腰楚楚,那傘顏色嬌綠,仿若清新荷葉,一點點消失在煙雨里……
回去王府,趙倜在書房剛喝了杯茶,鄭福便敲門進入,手上拿了一封蠟丸密信。
信是霍玲瓏于大理書寫,他去白戰家時送到的。
趙倜將蠟封打開觀看,不由蹙起雙眉,臉色有些陰沉,三十六洞七十二島之人去往大理調查木婉清失蹤事情,已經不少時間,但卻幾乎一無所獲。
他們之前盤查線索,來信報告,初時言苦梵寺似有問題,但最后卻沒找到什么破綻,將寺周邊翻遍,山都險些削平一層,把那些山戶也都軟硬皆施查了一遭,卻勞而無功。
隨后開始往遠處調查,但沒發現任何可疑跡象,最后同大理的軍兵翻山尋找,那連綿大山何其深遠,寬便幾十里,長則幾百里之遙,一時半刻根本難做完成。
但霍玲瓏于信上卻提到一事,說在山里遇見高檐峭壁采集金絲燕窩的燕戶,世居深山之中,言道山內有一座不老長春谷,十分神秘隱蔽。
兩個采燕客說這谷內有一道飲了可長保青春的泉水,喝了可以青春不老,且延年益壽,活得許久不死。
而谷里偶爾也會有人出來,但出來后就再也回不去,出來的人臉白唇紅,年輕美貌得很,但在谷外住不了幾日,黑發就轉雪白、背駝身縮、滿臉皺紋,幾天之內就似乎老了一百歲,再過幾天就死了。
外方的人一直傳說谷中有妖怪,談虎色變,誰都不敢往大山太深處走,也不知道長春谷具體所在,只知道存于茫茫深山中的某一處。
霍玲瓏信內懷疑木婉清可能誤入了這不老長春谷,在里面找不到出來的路,或者是陷入進去,難以得出。
“不老長春谷……”趙倜看到此處不由自言自語,神色變得無比肅穆。
這個地方極可能是逍遙派天長地久不老長春功的發源之地。
在關于天龍的記憶之中,這不老長春谷位在大理善巨郡以北,吐蕃以南的連綿高山之內,此刻看來,便是木婉清秦紅棉所住的這座大山了。
據說這谷里本來有一部神奇的書,教人怎樣長生不老,后來不知道哪一年,這部神書給一個叫做逍遙子的人拿走,谷內只留下了令人飲了可常葆青春的一道泉水。
而天長地久不老長春功,便可能是出自這部神書,或者并非完本,只是逍遙子當時領悟出來的部分,直接傳給了巫行云。
也或者是逍遙子有所保留,沒有給童姥完整功法,還或許是有什么忌憚之處,所以給的并非完整。
至于逍遙子為何保持容顏不變,則有兩個可能,第一個便是練此功法所致,本來這個功法就是常葆青春的武功。
但還有一個可能就是不老長春功其實不能永葆春春,慢慢還是會一點點老去,不過這個過程可能極其漫長,百多年死時方會至白發蒼蒼。
而只有喝了不老泉水,才會一直不變,死時都這般年輕,而逍遙子便是喝了不老泉水,所以容顏不變。
至于逍遙子為何能夠出谷而不衰老,那就是所謂的神書與泉水乃是相輔相成的東西,兩相配合,方能實現真正青春不老。
趙倜臉色凝重,輕輕將信放去桌上,莫非木婉清是誤入這座谷內了嗎?倘若真是進入長春谷,那么百尋不到其消息也是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