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要做的,就是將這片草原,變成一片肥沃的土地,讓這片土地,成為大唐的州縣。
會不會對環境造成影響?
這年頭,誰還會去想這些?
到處都是老虎,到處都是樹。
在這個時代,談什么保護動物,什么環保,完全是扯淡。
“朔州自古以來就是邊陲之地,別說那些達官貴人了,就是平民百姓,也沒有幾個愿意去的。”
李想這么一說,李世民頓時來了興趣,不過對于這個提議,他還是不太相信。
如果草原上的事情真的那么好解決,那么,又怎么會有這么大的麻煩?
這就是身在局中的感覺。
在此之前,那里沒有棉花之類的特產,也沒有連接長安與朔州的水泥路,糧食也不夠用。
所以,李想的這個計劃,在李世民看來,根本就是一個不切實際的計劃。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
登州的干鯨肉,江南的水稻,可以直接從水路運到洛陽,再用水泥路運送到洛陽和朔州一帶的州縣,這是一件非常方便的事情。
大容量的四輪馬車和水泥路面大大提高了運輸效率。
一、二百萬的人口,都能供得起。
畢竟,他們雖然以棉花為主,但總不能什么糧食都不種吧?
按照大唐的風俗,就算是給他一百畝地,他也會種上一些菘藍,粟米之類的東西來填飽肚子。
而且,這里距離草原很近,有不少的牛羊,并不是所有的貨物都要從其他地方運過來。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干爹,平民雖然是普通人,可只要設身處地的想一想,讓他們明白移民帶來的好處,自然會有人做出正確的決定。
觀獅山書院醫學院附屬醫館,將會在每一個州縣中,至少建造一所醫館,同時,兒臣還會派人,在各州建立至少一家棉紡廠,并建立相應的私塾、小學,并鼓勵觀獅山書院的學生,前往這些地方實習,全力支援州縣的建設。”
很顯然,李想在推廣棉花的時候,已經做好了萬全的準備。
百姓擔心的事情,我都會幫你解決。
每個人都有一百畝良田,如果全家都搬過去的話,說不定能分到幾百畝地。
對于家里沒有多少田地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誘惑。
一旦朝廷真的為他們解決了后顧之憂,必然會有大量的移民涌入。
這些年來,關中的人口急劇增長,已經超過了土地的承載能力,是時候遷移了。
“現在薛延陀的人已經蠢蠢欲動,如果大量遷移百姓到朔州附近,很可能會爆發一場大戰,生靈涂炭,朝廷的威嚴也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李世民已經完全被李想給說動了,不過他心中還有一絲顧慮。
“干爹,薛延陀人再也翻不起什么風浪來,只要五萬兵馬,就能將他們一網打盡。”
“這件事情,我已經想好了,從定襄到銀州,再到朔州,再到幽州,這四個節點,就是大唐北部邊陲的第一道防線。”
“現在從定襄通往銀州的水泥路已經開始動工,從朔州通往幽州的水泥路也已經開始動工,再過兩三年,這條紡線就會徹底穩固下來。”
“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