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是連接遼東的要沖,大唐要控制遼東,就必須在這幽州上下功夫。”
“以兒臣之見,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幽州修一條直通海邊的水泥路,然后直接走海路,把大唐的河東道和河北道連接起來,貨物的流通速度會大大加快,這對商人和軍隊都有很大的好處。”
對于李世民來說,他的目標是高句麗。
雖然李想早就有了計劃,但幽州畢竟是大唐的重地,如果不把這座城市打理好,對于穩定東北的邊境,也是一件非常不利的事情。
“朕要怎么配合你?”
李世民想了想,說道。
顯然,他對李想的提議,非常感興趣。
如果李想的計劃成功,那大唐的邊陲,將會向北擴張。
只要有足夠的時間,草原長治久安,就不是夢了。
特別是幽州的建設,更是觸動了李世民的心弦。
“我想要的支持,其實也很簡單。首先,大唐英雄紀念碑建好之后,對朔州附近進行大規模的封賞,供關中的百姓遷徙。”
“接下來,戶部要準備移民途中所需的糧食,以及抵達目的地后所需的農具與御寒物資……”
李想已經和劉謹和武媚娘商量過很多次,所以,他對自己的計劃,還是很有信心的。
……
新出的《大唐日報》,不知道讓多少《紅樓夢》迷恨得牙癢癢。
燕王又斷更了!
原本應該是連載的位置,現在卻全是關于棉花種植的文章。
除了簡單地講述了棉花從播種到收獲的每一個節點,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項之外,還有長安城當前的棉價、棉花產量。
一畝棉地的收入,相當于二十畝水稻。
這一點,長安城之中的權貴們都心知肚明。
然而,卻沒有人去宣揚,誰也沒有想到,燕王府竟然會將這件事傳得沸沸揚揚。
隨著報紙的發售,長安城乃至整個關中道,都沸騰了起來。
但凡有點腦子的人,都在想著明年能不能種上棉花。
“老爺,燕王這是要做什么?朝廷明明已經禁止了關中道的棉花種植,為什么他還要在《大唐日報》上大肆宣傳棉花種植的好處?那豈不是讓所有人都偷著種棉花?”
楊老四看完報紙后,疑惑的和楊本滿討論了起來。
今年楊家也種了一些棉花,按照《大唐日報》上的說法,利潤要比茶葉高得多。
楊本滿搖了搖頭,道:“沒那么簡單,以我對燕王的了解,他應該不是傻子,否則,我也不會被他算計。”
楊本滿眉頭緊鎖,不知道李想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如此一來,關中道中的百姓,哪里還有心思種田,都在絞盡腦汁,想辦法弄到棉花種植的許可。”
“我這就去問問其他同僚,最近朝廷有沒有什么大動作。我一直覺得,《大唐日報》在大肆宣揚移民和棉花種植的好處,應該是另有圖謀。”
楊本滿放下手中的報紙,站了起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