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富貴是金太這輩子的恩人,若不是他訂購了大量的釘子,金太鐵匠鋪也不可能發展成如今的千余號人的大作坊。
因此,對于王富貴,金太一直心存感激。
“金太,最近生意如何?”
沒過多久,王富貴在大廳里跟王富貴見了面,王富貴打了個招呼,就問起了正事。
“托燕王殿下與王掌柜的福,在下的打鐵作坊,如今也算得上個樣子了。”
金太并不想出什么事都麻煩王富貴,所以也就沒提作坊里的鐵鍋賣不出去的事情。
當然,就算他不說,王富貴也知道,否則他也不會來。
“聽說你最近心事重重的,很多人都在看你的笑話。”
王富貴對金太也不客氣,直截了當地說道。
這讓金太有些不好意思。
金太的鐵鍋賣到了八百文一口,長孫家卻只賣不到五百文,這就造成了價格上的巨大差距。
長安城之中,也有商人勸過金太,將鐵鍋的制作方法改一改,降低成本,但金太根本不聽。
于是,流言四起。
這些事情,一般人不知道,但在長安城的商業圈里,卻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說來慚愧,都怪我這個掌柜沒能控制好成本,做出來的鐵鍋雖然質量不錯,可賣不出去。實不相瞞,倉庫里的鐵鍋已經有上千只了,我本來還在猶豫要不要繼續生產。”
既然王富貴都把話挑明了,那金太也沒必要再藏著掖著了。
說實話,他也想聽聽王富貴的想法。
畢竟,在經商這一塊,整個長安城,甚至是整個大唐,都找不出第二個能比燕王府做得更好的。
“你這口鍋,比其他的都要好。”
“那是當然,一口鐵鍋,要經過十二道工序,絕對是市面上最好的鐵鍋。如果你有時間,我可以親自下廚,用這口鍋做一道簡單的清水炒蛋,你就知道這口鍋有多好了,一滴油都不沾,這是其他店做不到的。”
說起自家的東西,金太頓時來了精神。
“既然如此,那就繼續生產吧,不能減少產量,甚至可以增加產量。”
王富貴的話讓金太愣住了。
倉庫里的鐵鍋都有上千口了,還想增加產量?
這。
如果不是看在王富貴曾經幫過他的份上,他真想罵娘。
虧的錢不是自己就不心疼的嗎?
“王掌柜,這鐵鍋雖好,但我們不敢增加產量,因為根本沒人買啊。”
這時,阿牛開口說道。
如果生產更多的話,那么銷售將會非常的困難。
“放心吧,我既然讓你們增加產量,那就一定有辦法。這樣,你就可以把倉庫里的存貨都清空了。”
王富貴想起李想交代的事情,以及接下來要做的事情,頓時信心大增。
“王掌柜,其實我也不該問這個問題,可是……可是我們的鐵鍋比別人貴太多了,就算是擺在店里,也賣不出去。偶有過路的胡人不知道情況,才會買。”
金太雖然對王富貴的能力很有信心,但對于賣掉自己家的鐵鍋,他也沒有太大的把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