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憲并不了解趙子稱的科技究竟有多強,但他聽趙子稱籠統地說、他有辦法低成本解決石料問題,分工合作合則兩利,魏憲也就暫時信了。
最后,魏憲只有一點額外要求,希望趙子稱能解答了這個問題,他便全力支持趙子稱的計劃。
“你提到的那個‘低成本取代石料’的新材料,究竟效果如何?能讓老夫參觀一下么?茲事體大,畢竟空口無憑。”
趙子稱:“這有何難,通判有暇,隨時可以去看,學生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魏憲:“擇日不如撞日,既然談到此事了,今日便能去看。”
趙子稱也不含糊,于是當天就大大方方帶著魏憲去了他在本縣城外剛剛興建的水泥工場。
這里的水泥技術,正是前幾個月,他跟將作監主簿賈讜一起合力鼓搗出來的,后來趙子稱有機會又鼓勵工匠們想辦法慢慢改良,現在的產品質量比他辭別賈讜時又稍有提升了,還留下了很多寶貴的實驗記錄。
實驗記錄這種東西,傳統的工匠肯定是不會寫的,他們也有研究成果,但更多是靠偶然發現。趙子稱肯定不能容忍這種情況,他需要的是系統性的研究。留下了實驗紀錄,才能吸取經驗教訓,持續性地改良迭代。
魏憲現場看了一番工匠們的演示,也是對水泥的效果驚詫不已。
“此物可以在很多要求不高的工程里,替代石料!若是官家修艮岳和宮觀也多用這種材料,天下還何須被花石綱拖累到如此地步!”
連續數年一直在跟花石綱過不去的魏憲,第一反應便是如此。
趙子稱聽他這么說,就知道此人總算是被拉進同一戰線了。
趙子稱便順著他的意思附和:“通判所見甚是,其實我當初就是因為痛恨花石綱勞民傷財,所以到東京押送完那趟花石綱后,機緣巧合與將作監的一些能吏巧匠切磋,想出了此物。
只是我人微言輕,暫時還沒有辦法把此物獻上去、用于官家修建艮岳。不過我會讓工匠持續改良這些技法的,終究不會讓明珠蒙塵。”
最后這幾句話,徹底把魏憲拉進了趙子稱的陣營。
當聽到趙子稱也早有勸諫上面廢止花石綱之心后,魏憲終于肅然起敬。
眼前有實打實的物證鐵證,發明水泥這個事兒,絕對是捏造不出來的。
沒有人可以通過發明一種新東西來捏造自己的真實企圖,所以趙子稱必然是百分百的倒花石綱派。
“你說的事兒,老夫為你辦了。你能有如此愛民之心,是江南百姓的幸事。老夫已經一把年紀,又被朱狗所忌,還能有什么前途?就為你們年輕人再做點事吧。”
:<a>https://m.cb62.bar</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