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溪縣城一日便下,當地豪強朱言主動協助方百花奪城。
只有少數不愿從賊的義士和豪強躲進了深山里的塢堡——蘭溪縣這地方,據說是有諸葛氏后人隱居的,自古不愿意卷入民變,也堅守祖訓不再從政,遇到亂賊就劃地自守。方臘的人也就抓大放小,懶得跟這些避居世外的人較勁。
而浦江縣那邊,地勢沒有蘭溪縣這般崎嶇險峻,那地方更靠近婺州和杭州交界的半平原地帶,所以方肥偷下縣城后,全境很快都從了賊。
方臘在最初兩天就得手了三縣之地,很快打起旗號,趁著遠方的官府依然沒反應過來,繼續快速推進,把三縣之地連成一片。
清溪縣、浦江、蘭溪三地之間,還有官府控制下的桐廬、建德二縣,但因為被方臘的占領區包圍,已成了甕中之鱉。
方臘正式催督叛軍攻城,兩地守將慌亂不堪,短短數日,便連守城都守不住,被方臘堂堂正正強攻破城,江南武備糜爛,可見一斑。
等到方臘造反的消息傳到蘇州、鎮江等地時,方臘已經拿下了桐廬、建德。
等大宋官方的報急使者飛速把急報送到汴京時,又需要三五天時間,而方臘已經趁著這三五天占據了睦州和婺州兩個州全境。
與此同時,第一批摩尼教出身的、原本并不從屬于方臘的地方武裝,也終于自發的揭竿而起,名義上響應了方臘,包括臺州的呂師囊、衢州的陳十四。
所以在皇帝知道方臘造反消息的時候,其實方臘已經擁有了兩座完全控制的州府睦州、婺州。
外加兩座正在響應他的、至少有一兩個縣城已經被奪下的州府,即衢州、臺州。
另外還有跟方臘老家相鄰的歙州,也正在被方臘的軍隊進攻,如若官軍不能及時救援,歙州恐怕也撐不過十天半個月。
更要命的是,皇帝趙佶或許還沒有第一時間醒悟——當他看到江南民變的消息時,看到的只是“睦州清溪縣”一個縣城有賊情,他并不能立刻評估出事態有多嚴重,也就沒能第一天便立刻下旨罷免朱勔、廢除花石綱。
甚至趙佶都沒能第一天就下令、讓正在往東京集結、原本打算于今年北伐遼國燕云的童貫,立刻調轉矛頭去江東掃平方臘。
他還在一邊讓兩浙路官員檢討、并自行籌措堵住賊勢,弄清情況。
直到此后五六天內,幾乎每天都有急報傳來,今天又丟一個縣,明天又丟一個州,賊勢快速糜爛,趙佶才慌了。
所以,等他最終判斷出賊情嚴重,應該放棄朱勔以安民心時,已經是距離第一條方臘造反消息傳到東京之后的七八天了。
這時,趙佶聽到的是已經有兩個州丟了。而實際上方臘及其響應者的勢力范圍,都快擴張到三個整州、外加另外兩州有個別縣城投靠。
趙佶火速下了兩道旨意,第一道讓童貫立刻率軍南下平叛,另一道就是準備完全罷免朱勔的官職。
而當這道旨意再送到江南時,方臘已經是實打實占據了五個州全境,準備騰出手來從桐廬縣經富春縣、順錢塘江而下,謀攻杭州了。
:<a>https://m.cb62.bar</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