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子稱對這個回答當然不滿意,但他也料到了,這些家伙肯定會這么回答。
大宋對武官和軍隊的控制太嚴了,知州也好,團練也好,都只有守土之責,主動越境追擊賊人,就算有功,也有可能被說成是越權,簡直吃力不討好。
畢竟之前五代十國,軍頭們藩鎮割據的危害太慘烈了,宋朝建國之初,就怕武將擅自越境平叛、實控地盤越打越大。
如果是文官的話,這方面受到的約束還沒那么嚴重,但趙子稱又比普通文官多了一層宗室的身份,束縛就更復雜了。
一個姓趙的,掌握了兵權,還主動出擊,會讓上面怎么想?
“所以,你們就坐視各州被方賊各個擊破?我們就留在這蘇州按兵不動?方臘如今連杭州有沒有攻破都還不知道呢,我們坐視的話,就等于是放棄了湖州、秀州,至少要讓方臘賊子再多禍害兩三個州!爾等俸祿也是民脂民膏,就忍心看著百姓受難不成!”
趙子稱忍不住出言抨擊了董超的懦弱。
而剛才始終在一旁一言不發的趙霖,見趙子稱這般咄咄緊逼,他也不太想主動出擊,怕惹禍上身,便幫著董超辯解:
“子稱賢弟稍安勿躁,江南畢竟承平日久,官軍久不經練,戰力不濟。這種情況,還是持重為好,貿然出擊打野戰,一旦兵敗,后果不堪設想,守城至少是穩有把握的。
而且你是宗室,可不要招人忌憚,最終的平叛,自有朝廷大軍來操心。”
趙子稱眼看知州和團練都不支持自己,如此貪生怕死,一時也不好強行越過他們、逼著主動出兵。他思之再三,只好換一些說辭,虛張聲勢道:
“就算守城有把握,我們也不能只守蘇州!應該前出到湖州或者秀州,頂住方臘!杭州如今有沒有丟還不知道,我們就算趕去,也不一定能突破方臘的包圍進城會師。但增援湖州或秀州,是肯定可以進城的!
自古合則力強,分則力弱,方臘這種叛軍,每到一地必裹挾良善、強行充軍,所以地盤越大他的勢力便越大,若是占了湖州、秀州,我們就要獨力面對他了!而湖州、秀州原本的官兵、鄉勇,也可能反過來被方臘收編!我軍則會被各個擊破!
我意已決,就算要防守,也必須前出防守!不能守蘇州!而且,家父就在嘉興當知縣,我也素知秀州統軍使王子武王將軍是個豪杰,必能死戰,我建議把楊志的營和另外一兩個營,調去秀州增援友軍協防!再分出數營,去湖州吳興協防!成掎角之勢,遏制方臘、聲援杭州,再進一步見機行事!”
趙子稱最后半句話,其實一開始是不想說的,說出來顯得他自私。但最后還是說了,他是為了讓趙霖和董超知道自己有多孤注一擲,不敢再阻撓。
他親爹趙令話就在嘉興縣當官,兒子發兵去臨州增援父親,這是天經地義的,哪怕將來皇帝發現他帶兵越境了,這事兒也解釋的過去,不會被視為一般的“宗室傭兵越權”。
趙霖、董超也得掂量掂量,如果自己阻止了趙子稱援助他爹,趙子稱會如何報復。
果然,這個借口說出來后,二人立刻不敢再直接反對。
趙霖只是最后間接而又委婉地嘆息了一句:“我大宋也以孝治天下,賢弟想要救援秀州,乃人之常情,不過,要是能有更兩全其美的辦法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