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遍遍嘗試,很快就找到了感覺,做的有模有樣。
唐森也在旁邊觀察,不時的出聲提醒,去調整。
半晌,唐森又發現了一個點。
“你的手。”
唐森拿來球,做了一下演示。
基德是標準的投籃姿勢。
他手掌托球的姿勢,就像唐森之前教麥迪和科比那樣,大拇指和小拇指如支架一樣,硬邦邦的把籃球架在那里。
然后三指撥球,壓腕。
整個動作,手是硬的,也就是有一些訓練師所謂的硬手投籃。
但相對的,還有一種軟手。
常見于內線投射型大個,還有手不夠大的球員。
手和籃球是貼著的,最大程度提升對球的包裹性。
唐森就發現,用硬手去投的時候,你繃緊手指,反而會導致發力不夠連貫。
顛投嘛,就是借力,力量得連貫才行。
“簡單來說,就是放松你的手,順著起跳的力量,把球推出去就行。”唐森解釋道。
基德秒懂,說這不就是顛投嘛。
盯著他投了一會兒,唐森又提了一點要求。
手腕。
弗雷澤是側腕持球,唐森之前想著基德之前一直是正腕投的,貿然改不習慣。
但仔細看了發現,他為了起球之后保持豎肘,多了一個轉肩的調整動作。
這個動作拖累了出手速度。
“你合球的時候,手腕直接側著去拿球。”
唐森做了演示,側腕拿球,其實就是人自然的拿球。
這么一調整,果然速度有了細微的差別。
唐森示意他繼續投,然后默默進入模擬空間,按照現有的姿勢,調整了一些訓練計劃,又做了一次模擬。
對比之前百分之5的提升,現在直接提升到了百分之88。
結果在變好,那就說明方向是對的。
而找對了方向,接下來就是慢慢去調整計劃,達到最佳的訓練效果。
看著看著,唐森又進入模擬空間,按照這種投籃姿勢,對其他球員進行了一番模擬。
有練三分需求的球員可不少。
而且不光是三分,還有中距離,唐森也進行模擬。
但結果讓唐森有些意外。
比如科比,他也需要提升三分球的準度。
唐森按照這種投籃姿勢去模擬,發現他的命中率不升反降。
還有中距離,降低的更多。
但是有一些球員。
比如納什,又比如帕克,他們的命中率就有顯著的提升。
不過還有一個點,那就是中距離又降低了。
唐森還用雷阿倫,用艾弗森等大量的球員進行了模擬。
發現呈現出同樣的結果,有的人提升,有的人降低。
而中距離,普遍都是降低的。
看著這些結果,唐森很快就反應過來,顛投借助了身體的力量,可以輕易的把球投遠。
等于說,射程是增加了。
可是當射程縮短,來到中距離的時候,顛投反而會有發力過猛,控制不住距離的問題。
都有現實的例子,比如使用顛投的馬里昂,他三分投的還行,但中距離卻是一塌糊涂。
唐森一下子明白了,顛投就是向身體素質的妥協,有一定的局限性。
而當身體素質足夠好,還是應該像喬丹那樣,以標準的投籃姿勢,慢慢的去擴大自己的射程。
比如雷阿倫,雷吉·米勒這樣的。
他們能投大量的三分,而到了中距離,依舊能夠投出四到五成的命中率。
而這倆人,是出了名的自律怪。
那等于說,如果身體素質足夠好,還是應該走喬丹式的傳統道路。
這是王道。
而顛投,既然向身體妥協了,那應該只適合特定的球員。
同時,唐森又立刻在想。
大個子內線球員怎么辦?
他們又該選擇什么樣的方式。
略一遲疑,唐森心中就有了答案。
還是得標準投籃。
因為大個子都是從內線往外投,中投得先投標準,才有資格去練三分。
而姚明那樣,中投一個姿勢,三分又一個姿勢的,只能說是特例。
:<ahref="https://0d6f590b"target="_blank">https://0d6f590b</a>。手機版:<ahref="https://0d6f590b"target="_blank">https://0d6f590b</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