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森上前叫停。
在諾維茨基絕招的選擇上,唐森思考過很多。
自己說過,希望他能成為下一個拉里·伯德。
靠節奏打球,放慢了速度打。
而最終反映在投籃上,那想來想去,想要往無解上面去靠,只能是后仰跳投。
麥迪也就是練出了后仰跳投之后,才開啟了自己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的節奏。
姚明同樣是,開發出轉身后仰,得分簡直是予取予求。
但諾維茨基和倆人不一樣。
麥迪有超人一等的天賦,又是個后衛,他就可以模仿喬丹去打球。
姚明轉身后仰跳投的關鍵在于身高,在于他的體重。
135公斤的體重,卡你一步再轉身,沒人能擋得住。
但諾維茨基既沒有麥迪的運動天賦,也沒有姚明的體重和身高。
他高,但還不夠高。
唯一的優勢,就是速率會更快。
既然跳不起來,那就直接在地板上后仰跳投。
現階段,唐森幫他設計了一些技術動作。
比如頂著防守人,完全背轉身的后仰跳投。
又比如半轉身的后仰。
或者直接靠打一步的后仰。
這是三個方向,都在練。
而每一項都會去銜接不同的技術動作,利用假動作,讓投籃更難防。
伯德就是假動作大師。
而唐森就在觀察,看哪一個方向更適合諾維茨基,又有更好的開發潛力,直至貼合身體條件和天賦,達到無解。
“德克,不要懷著僥幸心理去試探裁判的底線,很多后衛都會有剪刀腳,但你真的踢的太高了,很容易會被吹犯規。”
唐森已經反復的點出了這個問題。
后仰跳投,為了保持身體平衡,輔助腳肯定會踢出去。
但諾維茨基在地板上起跳,身體又后仰,核心力量控制不住,腿踢的更靠前。
很容易被裁判吹進攻犯規。
諾維茨基練的一身大汗,猶豫一下,道:“唐,主要是保羅貼的太緊了,我發力不夠充分。”
唐森為了給諾維茨基足夠的防守壓力,給他找了一個身體足夠強壯,又足夠高的陪練。
唐森又要求給更多的對抗。
那不太頂的動,發力自然不充分。
起跳的時候發力不充分,那為了保持平衡,很自然的要把輔助腿伸的更前,抵消向后的力量。
唐森道:“我會安排你繼續練核心力量,還有腿上的爆發,應該會有改善,但你自己要有這個意識。”
只能說,身體還是一切技術的根本。
唐森調整了諾維茨基的訓練計劃。
時間還剩下一個月。
而這個時候,系統的模擬功能起到了大作用。
24天,接近一個月的模擬時間,唐森可以提前知道,加強身體訓練之后,哪一種方向提升會更大。
從而不至于浪費寶貴的時間。
九月份的第一周過去。
從模擬結果來看,完全的轉身后仰跳投,被唐森否決了。
動作前搖太大。
倒也不是不好,只是性價比沒那么高。
唐森放棄了一個方向,調整訓練計劃,繼續進行模擬。
又一周過去,唐森漸漸確定了方向。
還是直接后仰投。
半轉身還是有動作前搖過長的問題。
諾維茨基速率快,但還是高,不如標準尺寸的四號位。
略掉轉身這個環節,直達本質,效率才最高。
這天,唐森正式告知諾維茨基,選擇了哪一個方向。
“我也覺得直接投更好。”諾維茨基對于這個結果并不意外。
他自己練下來,也感覺直接投的威脅更大。
唐森拿著球,為諾維茨基演示不同場景的基礎應用。
低位持球,面框,沉腰做了一個要突破的假動作,騙走陪練重心,瞬間向后起跳出手。
一個單腳的后仰跳投。
同樣的位置,側身靠打一下,左腳后撤一步,起跳直接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