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子明詔,興義兵討賊。”
本來豫州之民便支持袁氏,天子一失,則大家必然更加相信天命在袁。
不過,不管是哪條計策,其核心要點是不變的。
就是都得分兵,抄后路繞襲。
袁紹面色波瀾不驚,平靜地說道:
“吾要當先圍取之,曹劉自破。”
“又何須分兵?”
許攸萬沒想到袁紹拒絕的如此果斷,忙道:
“明公,今若不取,后必將反手其害。”
袁紹大怒,叱道:
“汝咒我耶?”
許攸惶恐,連連賠禮。
袁紹這才怒氣稍減,但仍不用許攸之策。
許攸只能喏喏而退。
于袁紹而言,他知不道許攸這個分兵計策是好計呢?
答案是知道的。
因為河北軍最大的優勢就是人多,分兵去繞襲河南軍后路絕對是一條上策。
但袁紹沒必要去這樣做。
因為河南軍已經到了強弩之末了。
既然敵軍已經沒糧了,那他只需再等幾天就能贏了。
他又為什么要節外生枝,冒險派輕騎去繞襲呢?
這是袁紹性格上的缺陷,“干大事而惜身。”
既斥退許攸,袁紹來將審配的書信,拆開來看。
原來書中言及,許攸在冀州時,嘗濫受民間財物。
且令子侄輩多苛稅,錢糧盡入自家腰包。
于是審配已將許攸家屬并數下獄,等候袁紹回來發落。
這是審配作為河北派,向河南出身的許攸發動的一次反擊。
即趁許攸在官渡前線,偷家。
審配不僅將許攸這些年貪污受賄的證據全部收齊,并雷霆風行。
封鎖完消息,將其家屬全部逮捕下獄,禁止他們向許攸通風報信。
然后才將收集好的證據,送到袁紹案前來。
袁紹看完書信,不由大怒:
“濫行匹夫!”
“尚有面目于吾面前獻計耶!”
時郭圖初至,問及緣由,道:
“恐是審配有意陷害,望袁公切勿輕信。”
因為已經拉許攸到袁譚長子陣營里來了,郭圖還是出面幫許攸說了兩句好話。
然袁紹卻將證據甩到郭圖面前。
“汝自己看!”
“這許攸不止在吾鄴地貪污受賄,他竟然還暗中收受過李翊的賄賂!”
“什么?李翊的?”
郭圖瞪大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李翊是是什么人?
兩軍總督,袁公的死敵啊!
許兄啊許兄,你怎么這般糊涂。
連這筆錢都敢要!
郭圖還想確認一下,許攸膽子是否真的這么大。
但在鐵一般的證據面前,郭圖也不敢再幫許攸說話了。
因為再說下去,郭圖自己都會受到牽連。
“……哼。”
袁紹面色鐵青,氣不打一處來。
“我料許攸必然是與李翊有舊,故適才向我獻計。”
“想其受他賄賂,為他作奸細,欲賺我軍深入耳。”
“吾當拿他問罪,汝身為監軍,可速速去盤查此事!”
郭圖聞言一驚,暗道許攸受李翊之賄,已是不爭的事實了。
按理說,這種情況直接就該斬首了。
袁紹怎么還要讓我去查?
不過既然事有轉機,郭圖便領命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