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鏡先生此言何謂?”
劉備知者可定不是司馬徽的真實評價,遂連忙追問。
司馬徽似才回神,道一聲“哦”,對劉備拱手說道:
“實不瞞明公。”
“老夫不論是在潁川亦或是在襄陽,交友無數,識遍天下英豪。”
“劉荊州在時,亦多言身邊賢才眾多。”
“吾只道說:‘儒生俗士,豈識時務?’”
“便有人問老夫,誰可為天下賢才之冠冕,可為王佐之才,撫定天下?”
“老夫只答說:‘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
唔……
此言一出,在場中人無不為之一驚。
徐州有本土官員竊竊私語。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真是好大的口氣。”
“李郯侯輔佐主公,定徐州,滅袁術,收河北。”
“在天下群雄蜂起之時,僅用時八年,便助主公占得半壁江山。”
“可也未曾見到旁人說,得李郯侯便能安天下。”
劉備一聽,心中也頗感震驚。
暗道李子玉已是天下不世出的奇才,聽這水鏡先生的說辭,竟還有不下于李翊之才的名士。
遂急忙問道:
“未知臥龍、鳳雛這位兩位奇才安在,果系何人?”
司馬徽大聲笑道:
“明公已得鳳雛矣。”
“此人正是襄陽龐統,龐士元!”
……哦?
竟然是士元。
劉備眼眸一蹙,知是龐統后,雖在意料之外,卻也是情理之中。
龐統初來之時,還略顯輕狂浮躁。
但跟在李翊身邊磨煉之后,也沉穩干練了不少。
如今被派去到并州歷練,撫定馬超、高干,南匈奴三路諸侯。
目前看來,并州還未出什么岔子。
至少沒給李翊在北方的工作添麻煩,可見其是對得起自己的才華的。
“鳳雛”之名,其的確當得。
可為什么他沒說呢?
難不成是因為龐統當時是以“留學生”身份到徐州治學。
而到見著李翊之后,深感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便不敢以鳳雛名號自居?
“龐士元來潁川拜訪老夫之時,老夫曾贊其為南州士之冠冕。”
“是龐德公稱贊他這位侄兒是‘鳳雛’,然彼時龐士元已到徐州了。”
“莫說明公不知曉,便是龐士元本人,也未必知曉。”
“鳳雛之名,在襄陽倒是廣為流傳。”
原來如此……
劉備一頷首,暗道這就不奇怪了。
他的確知道龐統有個叔父龐德公,也是荊州鼎鼎有名的名士。
為自己的侄兒造勢,買“熱搜”的行為,這放在這個時代是很合理的。
“……那這‘臥龍’又是何人吶?”劉備再問。
司馬徽笑道:
“此人乃徐州人,當屬將軍名下。”
哦?
劉備一聽這臥龍是徐州人,頓時精神了。
在別的地方不敢說,若說在徐州,他能精準到每家每戶找人去。
因為徐州是他的治所,其政治影響力不是其他州郡可比的。
尤其自己身為徐州牧,征辟“臥龍”名正言順。
司馬徽的話還在繼續。
“此人是徐州瑯琊郡,陽都縣人。”
“復姓諸葛,名亮,字孔明。”
“乃漢司隸校尉諸葛豐之后。”
“其父名珪,字子貢,為泰山郡丞,早卒。”
“因受徐州戰亂波及,孔明遂從其叔諸葛玄。”
“玄與荊州劉景升有舊,因往依之,遂家于襄陽。”
劉備忙問諸葛玄現在何處。
他聽得出諸葛玄已是諸葛家中唯一長輩,將之請來,那請來諸葛亮亦非難事。
“……唉,其已在五年之前病逝了。”
司馬徽嘆了口氣。
劉備乃斂容嘆道:
“……備對此事,深感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