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劉備在徐州大搞“招賢大會”,竟意外遇著鼎鼎大名的水鏡先生司馬徽。
其不僅為自己的謀主李翊冠以“天樞”之名,更是力薦了瑯琊諸葛氏。
劉備已得天樞、鳳雛兩顆明星,而如今的臥龍也近在咫尺。
聞說他就在驛館中歇息,劉備說什么也得親自前去拜謁。
關羽、張飛皆勸道:
“兄長乃朝廷車騎將軍,領徐州牧。”
“若論及臣屬,那諸葛孔明也該屬兄長臣子才是。”
“若須他來見,兄長只需發一道征辟令便是。”
“何必親自去請?”
“況且還須等他午睡醒?”
關、張有這種想法也屬正常。
畢竟此時的劉備早已不比當初入徐州了。
如今的他是漢室苗裔、車騎將軍、袁氏姻親,橫跨五州之地。
說是天下第一諸侯也不為過。
又何必重視一個從荊州搬回的舊族?
尤其劉備早在剛入徐州時,也多是發征辟令,鮮少主動去請的。
劉備解釋道:
“此前發征辟令,蓋因其人不在下邳,或在別處州郡。”
“如今這位鼎鼎有名的臥龍先生,就在我的館驛。”
“況賢弟豈不聞周文王謁姜子牙之事乎?”
“文王且如此敬賢,備又怎可落于人后?”
“吾當親往相請,不可怠慢先生。”
又指關羽道:
“云長且休去,汝已是青州牧了。”
“此次招賢宴會,其實也是愚兄為賢弟舉辦的餞行會。”
“宴會過后,汝可收拾行囊,即刻往臨淄去赴任。”
兄長……
關公還待再言,劉備只揮了揮手:
“……去罷。”
關羽一怔,旋即拱了拱手,沉聲道:
“……是,遵命。”
劉備遂只帶了張飛,至驛館處去尋訪孔明。
離驛館半里之外,劉備便下馬步行。
張飛忍不住笑道:
“兄長忒也小心了,隔著這么遠,難道還能吵擾到那先生不成?”
劉備不應,徑直往前走,迎面正遇著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男子。
“小郎,敢問這里可是孔明先生所歇之驛館?”
劉備微微一笑,拱手一禮。
少年郎應道:
“家兄正在午睡,未請教將軍是?”
原來這少年郎便是諸葛家的小子諸葛均。
遇著劉備時,手里都還捧著一卷書,孜孜不倦地讀著。
劉備暗暗感到驚奇,心嘆果然是諸葛家出身。
“在下漢車騎將軍,下邳侯,領徐州牧劉備。”
“因仰慕孔明先生之才,故專程前來拜謁。”
諸葛均聞說是劉備本人親至,微感震驚,斂容見禮道:
“原來是劉將軍,使君請稍候。”
“待吾去喚醒家兄來。”
諸葛家已舉家搬回徐州瑯琊了,劉備就是他們的頂頭上司。
是萬萬得罪不得的。
“誒!不用勞煩了。”
劉備連忙攥住諸葛均的衣袂,將他攔住。
“既然先生尚在午睡,吾只在館外等候便是了。”
“……這,那好罷。”
諸葛均雖然覺得不妥,但也不好忤逆劉備的意思。
兀自去一石案上讀書去了。
劉備便手插衣袖,站在那里等候。
時正值寒冬臘月,
朔風凜凜,瑞雪霏霏。
劉備這一等,就是一個多時辰。
眼看天色都快暗了,張飛打了個哈欠,終于有些不耐煩了。
“……這先生好大的架子,竟如此傲慢。”
“如今天降大雪,兄長千金之軀,身邊也沒個人照應。”
“他倒好,高臥在床,推睡不起。”
“卻教俺們在此頂風冒雪,吹冷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