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只能硬著頭皮,厲聲叱道:
“爾等抗我軍令,是為不忠。”
“該以軍法論處!!”
那名帶頭哭拜的小校,當即抬首喊道:
“末將自知對不住主公,愿以死謝罪!”
話落,拔劍在手,自刎而死。
眾人見之,無不哀泣。
袁譚也怔怔地說不出話來,心中更是五味雜陳。
就在這進退兩難之時,忽然軍隊后背大亂。
只聽得一聲號響,黃忠、陳到引軍殺到。
直抄袁譚軍后背。
黃忠長刀揮舞,如猛虎下山。
舉刀亂砍,刀光閃處,袁兵紛紛倒地。
陳到緊隨其后,手持長槍,奮威突陣,直刺敵軍心腹。
袁軍猝不及防,頓時大亂,哭喊聲、馬蹄聲、刀槍碰撞聲混作一團。
袁譚驚問何故,才知有徐州軍繞到了他的后背去。
慌忙下令調轉軍隊方向,回身迎敵。
由于軍隊方向的調轉,前頭被押解的百姓,頓時似脫了牢籠的飛鳥。
高呼一聲,眾皆四散奔逃。
李翊抓準戰機,掣劍在手,朗聲大喊:
“全軍聽令,就是現在。”
“沖鋒!殺賊!!”
一聲令下,李翊軍鼓噪大進。
袁譚軍遭前后夾擊,首尾不能相顧,亂作一團。
戰至傍晚,袁軍大敗。
死傷無數,余者皆潰。
袁譚身披數道傷勢,只乘一馬,于混亂之中倉皇望北而逃。
打算逃亡幽州,投靠二弟袁熙。
“黃漢升在此,誰敢擋我!”
就在袁譚奔逃之時,廝殺聲中忽聽得一聲吶喊。
聲如雷霆,震得敵軍膽寒。
原來那人,正是引軍抄掠袁軍后路的黃忠。
袁譚乃將衣冠、發帶盡數丟棄,披頭散發,死命打馬奔逃。
黃忠麾下有騎兵看見袁譚,乃沖他喊道:
“兀那賊將,快快停下!”
袁譚哪里肯聽?
只一個勁兒地抽打馬匹,拼命逃跑。
這下惹惱了這隊騎兵,他們紛紛暗想:
“如今袁軍大潰,凡遇著我等的兵士,多是呼喊一聲,便下馬受降。”
“哪有似此人一般,只顧逃跑而不肯受降的?”
于是,眾人得出結論,篤定此人不是一般人。
遂不管地上的其他袁軍,只追著袁譚走。
袁譚馬兒負傷,跑不快。
后面的騎兵拈弓搭箭,瘋狂攢射。
流矢射中馬腿,馬兒嘶鳴一聲,將袁譚摔落在地。
袁譚右臂骨折,痛楚難當,對身后追趕之人絕望喊道:
“……咄!放吾走,吾能富貴汝!”
話還未說完,人頭已被追來的騎兵砍落在地。
那騎士飛身下馬,提頭在手,笑道:
“汝頭便能令我富貴,何須假汝之手?”
按照李翊此前制定的《新編軍律》,凡有斬敵殺頭的,都記大功。
以此來激發士兵的戰意。
所以徐州兒郎們在戰場上殺敵,大多殊死搏殺,毫不留情。
饒是這些追襲來的騎兵,也未能料想,他們方才無意中竟斬殺了對面統帥。
眾人將頭顱提回去,交給黃忠領賞。
清點完戰場之后,李翊即引軍入安平治所信都。
黃忠待一番清查過后,赫然發現自己的部卒適才竟斬了袁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