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起將軍請起。”
李翊將馬超攙扶起身,如果不是龐統被留在了太原,李翊很想問問他。
龐統到底跟馬超說了些什么,把他洗腦成這樣。
不過馬超性子大變也算好事,李翊對武人的要求向來是先性格要踏實,然后才是問能力。
接風宴既畢,李翊正式于章武起兵。
共馬步軍三萬人。
騎兵為多數,共計兩萬五千人。
剩下步兵為五千人。
出征將領及隨行人員有,
諫議大夫,領并州牧馬超。
大漢溫侯,領汝南太守呂布。
破羌將軍張繡,平北將軍張飛。
中堅將軍張遼,裨將軍黃忠、陳到、牽招。
中軍師荀攸,行軍長史劉曄。
除了劉營本土官員之外,李翊又專門帶上了幽州本土豪強——
建忠將軍,漁陽太守鮮于輔。
護烏桓校尉閻柔。
他們常年生活在幽州,對遼地的地域風貌相對熟悉。
李翊需要他們來為自己做向導。
此外,又命章武太守徐晃,總督后勤糧務,勿使缺漏。
得益于中山甄氏的幫忙,大量民夫投入到此次戰事中來。
公元203年,三月初三。
李翊三萬大軍,民夫十萬人,共計十三萬人。
號稱三十萬大軍,正式北上,遠征東北烏桓。
大軍尚未出冀州。
今年的冰雪早消,春日正盛。
春花爛漫,清香撲鼻。
李翊大軍行過滹沱河畔時,只見得田野里百姓齊出,聚集了許多人。
李翊乃問左右人道:
“今日緣何如此熱鬧?”
左右人答曰:
“……回稟使君,今日三月初三,上巳佳節。”
“百姓們便紛紛來到滹沱河畔,于岸邊為親人祓禊祈福。”
原來如此……
李翊感慨一聲,戰亂之中,百姓們難得有如此熱忱。
他們于此佳節祈福,或許也是向內心里求個心安罷?
乃顧謂身后諸將士道:
“吾大軍至此,非為擾民,實為安邦。”
“今逢佳節,汝諸軍不可驚擾百姓。”
“可灑銅錢,以濟百姓,與民同樂。”
言畢,眾將士齊聲領命,持錢而下。
眾百姓爭相領取,歡聲雷動。
有老者涕淚交加,感慨道:
“李冀州仁德,真乃吾等之福也。”
“……愿使君此次出征,早日凱旋。”
李翊見此情形,心中甚慰。
看來冀州之民已經漸漸地接納他了。
張飛催馬趕到,謂李翊道:
“……先生!俺老張許久不曾見過如此熱鬧的景象了。”
“……哈哈,這幾年到處都在打仗,益德能見著那才怪了。”
“……誒!先生!俺適才聽人說,左近有擅雜技之人,可以吞刀吐火!”
“不妨去瞧瞧?”
左右人皆道:
“張將軍莫非忘了此次出來的目的了?”
張飛乃哈哈一笑,道是戲言,請諸公莫放在心上。
李翊乃引大軍渡滹沱河。
舟船準備需要一點時間,望著滔滔河水,李翊一時興致大發。
乃指滹沱河,謂眾人道:
“昔年光武帝尚未立業之時,窮迫于途。”
“前有此大河,后有追兵,眾人饑腸轆轆、人困馬乏。”
“陽夏侯馮公孫為光武帝親蒸麥飯果腹。”
“至滹沱河前時,光武帝使淮陵侯王元伯前去探查。”
“待至河邊時,河水波濤洶涌,人馬不能行。”
“為穩軍心,光武帝謊稱河水結冰已堅,可以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