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軍騎疾如風,虜眾大崩。
在打掃完戰場之后,李翊命人將踏頓首級,懸掛于旗桿之上。
以踏頓之首,宣示烏桓全境。
烏桓余眾見大王已死,紛紛投降。
時柳城單于樓班見諸部皆降,心知大勢已去。
待李翊大軍一至,便主動獻城投降。
李翊得以兵不血刃入駐柳城。
李翊坐王座之上,諸將分立左右。
樓班脫去上衣,負荊請罪。
雖然此時已快入夏,然而此時的柳城依然寒冷,只有幾度。
樓班面色俱紅,一經入殿,倉皇下跪。
“……罪臣樓班,見過郯侯。”
“汝漢話說的不錯啊。”
李翊見樓班漢語相當流利,微微感慨。
樓班拜道:
“……回郯侯話,遼西百年來一直是漢、胡混居。”
“罪臣自幼學習漢語,故而漢、胡之語皆能言。”
李翊微一頷首,乃責備樓班道:
“汝遼西烏桓,收攏漢朝叛臣。”
“更俱虜眾之兵,抗拒中國。”
“汝可知罪?”
樓班不敢狡辯,磕頭如搗。
頭破了,血流了一地。
“……罪臣知罪,請天朝上將治罪。”
左右人見樓班如此實誠,都有些詫異。
而樓班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知道自己狡辯也沒用。
在李翊大軍接管柳城的那一刻起,他便已是俎上之魚,任人宰割。
李翊問身旁荀攸道:
“目今烏桓王蹋頓已死,單于樓班獻城投降。”
“公達以為該治樓班何罪?”
荀攸被點名,當下也聽出了李翊的話外之音。
便道:“在下以為,此次包容收降二袁兒之首惡逆賊,乃烏桓王蹋頓。”
“今蹋頓已經伏誅,至于單于樓班有治下不嚴之過。”
“但念其有獻城投降之功,或可功過相抵。”
聽完荀攸的話,眾人這才明白,原來李翊并不想治樓班的罪。
所以才讓荀攸出來講話,給一個臺階下。
“……嗯,公達之言有理。”
“不過汝身為單于,放縱踏頓抗拒王師,不是柳城一功便能相抵的。”
李翊又責樓班之過道。
樓班當了好幾年的單于,當下也聽出了李翊話外之音。
立即俯首行禮道:
“罪臣樓班自知罪孽深重,愿為天朝戴罪立功。”
“但有君侯有用罪臣之處,罪臣雖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張飛聞言,忍不住對身旁的張遼嗤聲笑道:
“此人是胡虜單于,說起漢話來倒是一套一套的。”
“……善。”
李翊凝眸,“吾聞遼西有不少漢民、胡民,汝可仍為單于,為我招降民眾。”
樓班一聽自己還能繼續當單于,當即感激涕零,連連謝恩。
這是一套標準的鞭子與糖果戲法。
徐庶見李翊一番操作下來,把這個樓班收拾的服服帖帖的。
當下也是佩服不已。
蹋頓本身在遼西擁有很高的威望,于白狼山臨陣被斬,極大的震懾了遼西的民眾。
而當單于樓班親自出面招降民眾之時,遼西的漢民、胡民遂紛紛向李翊投降。
所降者,二十余萬眾。
張遼因陣斬踏頓有功,被朝廷增益食邑五百戶。
不表。
既收降漢民,李翊乃差人打聽袁尚、袁熙下落。
在胡人的幫忙下,得知二人兵敗之后,已經逃亡遼東公孫度處去了。
眾人皆問是否要去遼東追擊,李翊撫須笑道:
“目今烏桓已降,袁尚、袁熙大勢已去,不成氣候。”
“縱其逃亡,不過飛走兩只野鴨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