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翊微作沉吟,道:
“吾自有計,愿諸公勿疑。”
于是眾人便跟著到宴會上喝酒,席間并不再提稱王一事。
酒至半酣時,
李翊忽然捂住胸口,大叫一聲,昏倒在地。
眾人大驚,急忙將之救起。
劉備亦是驚得從座位上站起,掠過眾人來看李翊。
又命華佗趕來醫治。
華佗至,即為李翊把脈。
劉備面色蒼白,如喪考妣地問:
“……華神醫,先生他、他怎么樣了。”
華佗沉吟許久,乃道:
“將軍勿疑,郯侯只是有些操勞過度,傷了身。”
“待吾煎煮兩幅湯藥,給郯侯服用。”
“便可痊愈。”
劉備這才放心,重賞華佗,又命趙云扶李翊回房間休息。
“……子玉累倒,皆為備之事勞神。”
“今先生不在,備亦無心飲酒。”
“諸公可以撤了。”
劉備揮了揮手,一心念著李翊,對宴席上的美酒野味卻是意興闌珊。
眾人見此,也只好告辭。
藥童很快抓好了藥,劉備親自煎服。
煎好之后,乃至李翊房間,喂他吃藥。
此時李翊已醒,見劉備進來,乃道:
“此事只交由下人去做便好,主公何必親自勞神費力?”
劉備長嘆一聲:
“使先生劬勞至此者,備之過也!”
又瞥見李翊黑眼圈發重,盡顯疲憊之色,竟潸然淚下。
“昔年郯縣初見,卿笑言‘愿為君解鞍馬之勞’。“
“豈料竟累卿(哽咽)至于形銷骨立!”
“備實在是痛心疾首。”
李翊乃執劉備手道:
“主公見臣鞍瘡而泣,臣睹主公髀肉復生亦痛!”
“只是此豈垂淚之時耶?”
“翊尚有一事,耿耿于懷。”
“若主公不能答應,翊雖死不能瞑目。”
劉備大驚,忙道:
“……先生休要如此說話,人道丈夫三十而立。”
“今先生正值壯年,當是建功立業之時。”
“何得以此瘋言,大為無狀耶?”
李翊乃扶著床榻,強支病體起身。
劉備忙伸手去扶,“先生小心。”
李翊僅僅握住劉備的手,聲淚俱下地說道:
“翊觀天下鼎峙之勢——”
“明公據徐州而制青冀,跨東海而擁燕代。”
“曹操挾兗州以窺豫土,假王命而脅陳都。”
“當此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制!”
李翊開始進入正題,認認真真地為劉備分析當前的局勢情況。
“不敢欺瞞,的確是翊自作主張,攜群臣勸諫主公進爵王位。”
“只是此非為我一人之私,實為我軍之所必行也!”
“今天子雖在陳地,然政令不出宮門,明公稱王可建“漢室第二中樞“,使天下知漢脈未絕。”
“此一利也。”
“目今曹操制關中,窺漢中,早有覬覦神器之心。”
“縱然主公不稱王,曹操必然也要進位。”
“如此豈非是使賊勢漲而王威削乎?”
“王號一出,則中原士民知正統所在。”
“此二利也。”
先不管三七二十一,給曹操把帽子扣上去再說。
你老劉你不稱王,曹操早晚要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