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在李翊等眾的勸諫之下,劉備正式稱王,建國為齊。
效法齊桓公,以“尊王攘夷”的方式,打出“奉天子以討不臣”的旗號。
仍舊尊漢帝劉協,聲稱將為其討伐各地不臣的諸侯。
消息很快傳回了潁川的曹操處。
曹操不由勃然大怒,聲稱要盡起兗、豫之兵,與劉備一決生死。
諸將皆悚,以荀彧為首的將官文士,齊齊出列將曹操勸住。
“……明公暫息雷霆之怒,今之勢,戰則危矣!”
曹操一怔,深吸了一口氣,平復了一下心情。
如今海內板蕩,豪杰并起,但強弱卻已十分懸殊。
目前劉備就是天下第一大諸侯,
其擁有徐、青、冀三州之眾,更兼數州為附庸。
號稱帶甲百萬,可謂如日中天。
曹操次之,
他的領土雖然跟劉備比差不多大,但富庶的土地遠不如劉備多。
雖然趁著劉備傾盡資源征討遼東之時,狠狠地發育了一波,可依然與之差距不小。
除曹劉以外,
荊州劉表就是天下第三諸侯。
而江東孫權還排不進前五。
因為他被閹割過一手,地盤遠不如歷史上大。
即便他有歷史領土,
論地盤、兵力、糧草物資,劉表皆在孫權之上。
可以說,直到劉表死的前一天,荊州都是南方當之無愧的霸主。
除劉備、曹操、劉表之外。
稍微有點實力的就只剩下益州劉璋和漢中張魯,以及涼州韓遂、江東孫權了。
這些人是唯一能夠在曹劉爭霸之中,保持觀望之姿,而不被“強權”所裹挾的。
意思就是,
曹劉沒辦法直接傳檄而定,還是需要施加一點壓力,甚至直接進兵攻取才能將之收服。
荀彧整冠為曹操分析:
“此時伐劉,其患有三。”
“如今劉強我弱,公冒然擊之,恐挫動軍威,此一患也。”
“劉表素忌明公,若趁我兩家交攻之計,趁虛襲許,則我軍將首尾不能相顧。”
“此二患也!”
“劉備假‘存漢’之名,士民多附。”
“明公若強攻,反坐實‘漢賊’之號,使天下離心!”
“此三患也!”
“有此三患,惟明公審度之!”
荀彧苦苦將曹操勸住,此時絕對不是跟劉備開戰的最好時機。
首先你硬實力就打不過。
而且你要是真打起來,劉表這個第三諸侯,很有可能偷你屁股。
要知道,曹操的治所潁川,就挨著人家荊州的。
反觀劉備呢?
本來徐州一個四戰之地,在李翊的主導下。
北面有青、冀作雙翼,西面有魯、沛作緩沖。
南面有淮南作防線,東面有東海作經濟發展帶。
可以說,光從戰略上比,曹操就已經矮人家一頭了。
曹操捫心自問,如果真讓他跟劉備單挑。
或許自己會落下風,但絕不至于毫無還手之力。
可一旦有第三者,甚至第四者插進來攪局。
那曹操絕對會疲于奔命,最后落得個一敗涂地的下場。
軍備實力與戰略縱深,曹操與劉備相比都明顯落于下風。
而從名分大義上講,
人家劉備稱王雖然僭越,但畢竟是漢朝宗室,還被小皇帝認進了族譜。
文武百官們都看著呢,曹操當時也在現場。
即便不是都已經是了。
兼之其收復了遼東四郡,威望水漲船高。
要知道,
遼東自漢安帝永初年間,就已經逐漸失去了控制。
到黃巾之亂時,則完全名存實亡。
也就是說,劉備幫助大漢朝收復了已經失去近120年的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