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李翊親自到甄家登門致謝,于后院中正逢著甄宓。
甄宓欠身施禮,李翊當即拱手致意:
“昔冀州度田,多得女公子之助,翊特來拜謝。”
甄宓斂衽還禮,眸若秋水:
“……丞相為國鋤強,妾不過略盡綿力。”
“今冀州殘破,萬民待哺,妾斗膽請丞相。”
“——勿因私誼而寬法度。”
李翊聞言先是一怔,繼而大笑:
“……女公子真國士也!”
“若河北士族皆如甄氏一般,何愁天下不平?”
隨后,兩人又一起來到了中西園。
見石案上排有圍棋,李翊便問:
“……女公子平日亦弈棋乎?”
甄宓頷首,“平日閑暇之余,多與友人弈棋。”
“如今搬遷至渤海,倒鮮少下了。”
李翊趁著有空,眼下倒也無事,便邀甄宓陪自己下棋。
棋至半局,李翊執黑子落天元,甄宓卻以邊角應對。
李翊奇之,問道:
“常人爭中原,女公子何以取邊陲?”
甄宓以指尖輕點棋盤:
“邊角雖僻,然根基牢固。”
“譬如丞相度田——先穩貧民,再制豪強,方為長久之道。”
李翊凝視其眉目,忽覺胸中激蕩,竟忘卻落子。
……
時近黃昏,驟雨忽至。
甄宓取傘相送,至府門石階處時,李翊忽地止步:
“女公子可曾想過……天下平定之后,欲居何處?”
甄宓望著雨中殘垣,輕聲道:
“若太平至,愿結廬漳水之濱,栽柳讀書,不復聞金戈之聲。”
李翊默然,忽解佩劍贈之:
“此劍隨我十年,今贈女公子。”
“——待海內澄清,翊當親赴漳水,聽君讀書聲。”
甄宓頰染緋色,低首受劍。
李翊遲疑半晌,到底還是上了馬車。
甄堯打著傘追出來,邊追邊喊:
“……丞相,您、您要走了嗎?”
李翊已經上車,至窗外處喊道:
“……是,外邊下著大雨,甄功曹不必相送了。”
呃……
甄堯一怔,只得喏喏稱是,但又不經意地瞥了眼身旁的甄宓。
甄宓只乜呆呆地捧著李翊所贈之劍,佇立于雨亭之下,目光落在李翊已經遠去的馬車之上。
車上。
桃紅侍奉在旁側,忍不住低聲問道:
“丞相此來,原為聘娶甄氏。”
“何故對坐終日,只贈劍,不言婚嫁?”
李翊扶劍閉目,澹澹道:
“她若尋常閨秀,吾早當遣媒妁登門。”
微微一頓,撩簾嘆道:
“正因是——”
“能諫兄助度田之甄氏,敢雨中論天下之女子。”
“才使我不想以權勢相迫。”
李翊可以說是一個無情的政治機器。
但在甄宓身上,李翊與她相處的是比較愉快的。
為何老劉不喜歡女人,更喜歡和兄弟們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