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古代女子不像現代女子,受教育程度不同,沒那么多共同語言。
除了長得漂亮外,就真的一無是處了。
但李翊在甄宓身上看到了她與旁人不同的優點。
甄宓在受過高等教育的同時,卻又不乏自己獨立的思考。
這其實是李翊很欣賞的一點。
如果真能找到一個有共同語言的異性,或者說是紅顏知己。
沒有哪個男人會抵觸的,劉備也不例外。
幾次相處下來,李翊認為甄宓是真的懂自己,真的有自己的思考。
不像麋貞、袁瑩只是一味地順從自己。
這一點其實非常難得,
李翊的工作強度很大,只要是人都需要一個發泄口。
或者說是宣泄情緒的對象。
而有時候有些話,李翊就是不能對領導對下屬說的。
可跟夫人們說,她們也不會懂,不懂男人的“壓力”與“煩惱”。
正因為如此,李翊才更不想用手上的強權去脅迫甄宓。
即便甄宓本人不抵觸,也會給這層關系賦上“奴役”的色彩,從而變味。
李翊有一個更好的想法——
“甄氏有才學,吾甚愛之。”
“明日下一道征辟令:”
“征才女甄宓為丞相府記室,秩比六百石。”
桃紅依言記下,平日她也有學寫字,能偶爾充當李翊的秘書。
李翊念及此處,忽又筆鋒一轉,補充了一句:
“添注‘許佩劍入衙’。”
桃紅筆鋒一頓,終于忍不住插嘴:
“相爺,恕婢子多嘴。”
“使甄小姐戴冠佩印,還能持劍,自由出入衙署。”
“只怕要惹那些老儒生嚼舌……況此于禮法也不合。”
李翊則胸有成竹,漫不經心回道:
“舊時班婕妤奉天子命,續寫《漢書》。”
“滿朝朱紫須眉,誰不屏息聽其講授?”
“今吾不過用甄氏為我記室,旁人何得多言?”
“吾身為丞相,難不成用一位記室,還得經過儒生批準嗎!”
桃紅聽出李翊語中的不悅,連忙低眉垂首,賠禮道歉:
“……相爺息怒,婢子多嘴。”
李翊也不加責備,只叫桃紅記下,明日使人去甄府征辟甄宓。
次日,一大早。
晨光浸透竹簡時,甄宓展開卷竹。
指尖輕拂過“佩劍”朱批,忽然輕笑,謂左右侍婢道:
“這才是……李丞相的聘書。”
……
荊州,襄陽。
曹操派去荊州的使者滿寵已經抵達,并進入了襄陽。
滿寵依照曹操吩咐,至驛館歇息時,趁夜密會了荊州大臣蔡瑁。
贈其金銀錦緞,力勸蔡瑁明日在大會上時,多多美言兩句。
又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為蔡瑁分析當前局勢。
“目今劉備侵吞河北,窺望燕代,壓制遼東,淮南為其驅使。”
“青冀徐三州鐵板一塊,若再得荊州……”
蔡瑁不由打了一個寒顫,作為劉表的大舅哥,荊州四大世家之一。
肯定也是不希望被劉備給兼并掉的。
但考慮到劉備如今的實力,會不會向他服軟也不失為一明哲保身之策呢?
燭火映著蔡瑁抽搐的面皮,接著問道:
“倘劉備怒而興師,為之奈何?”
滿寵即躬身,正色答:
“屆時魏公當與荊楚進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