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然要收降劉勛,至少先通報一聲魏公才好。”
曹休不耐煩道:
“廬江往返鄴城,少說一月有余。”
“若耽誤太久,吳人便有了防備。”
于是不聽眾人之言,執意進兵南廬江。
早有人報知周瑜,周瑜喜謂眾人說道:
“曹休以親見任,非智勇之將也。”
“今輕信劉勛誘言,深入重地。”
“我以伏兵擊之,曹休必敗。”
“此天助我東吳也。”
于是命陸遜引五千人馬,伏于夭桂山處。
又命呂蒙引五千人馬,伏于龍舒處。
曹休依言引兵而進,行至正中一蘆葦蕩處。
曹休暗疑,思量蘆葦蕩是一個設伏兵的好去處。
可劉勛獻給自己的圖冊中,卻并未提及此間有一處蘆葦蕩。
何也?
曹休心中揚起一股不好的預感,只聽得一聲號響。
呂蒙率弩手千余眾先出,箭帶硫磺,射燃蘆葦。
立時火光驟起,黑煙鋪地襲來。
曹休大呼:“吾中計矣!”
于是即命人撤退。
陸遜趁勢從夭桂山中殺出。
所驅之前部,正是丹陽精卒。
眾丹陽戰士,齊齊從草垛中躍出,人手持丈二長矛,專刺馬腹。
魏軍被打得措手不及,被火逼入沼澤,陷斃者數以千計。
曹休金盔墜地,親執長槊突圍,身被六創,方得脫重圍。
一夜奮戰,曹休早已是蓬頭垢面,灰頭土臉。
殘部退回北廬江時,清點僅余人馬,忽見林間懸布幡,上書:
“謝文烈饋贈甲胄糧秣,他日必親赴鄴都答禮!”
“落款:江東周郎。”
曹休見此,大叫一聲。
吐血昏厥,倒在地上。
眾急救起,良久方醒。
曹休精神頹廢,顫聲對眾人說道:
“吾不聽公等良言,乃有此敗。”
“今損兵折將,吾無顏回去見魏公。”
眾人紛紛道:
“吳人勝了一場,必定趁勢來取廬江。”
“將軍要早作準備!”
曹休無奈,只得打起精神,收整殘兵敗將,回北廬江去。
而周瑜也的確趁著大勝,立馬作出了一舉奪下整個廬江的部署。
“魏軍新敗,膽氣已墮。”
“當乘勢北進,一舉而定淮南!”
“如若有遲,曹魏便有了防備。”
兵貴神速,周瑜現在就是要打一個時間差。
他不希望曹操反應過來,派兵來救曹休。
不然僅憑東吳現有的實力,還不足以與曹魏抗衡。
于是將兵分作三路。
一路使呂蒙率舟師八千溯濡須水而上,截曹軍糧道。
一路令陸遜引輕騎三千,晝伏夜行,潛襲安風津。
自己則親統一萬大軍,鼓行而進,直逼北廬江城下。
雖然曹休敗了一陣,但好在城池尚堅固。
曹休這下也不敢出戰了,只命人固守城池,堅壁不出。
一面又發書,先遣人至汝南李通處求救,然后再報魏公。
曹休的思路很清晰。
若是直接稟報曹操,前后耽誤的時間就太久了。
還是先就近原則,把廬江之圍解了再說。
周瑜至城下時,先叫人圍住,然后謂身邊人道:
“曹休堅壁不出,必是在等候援軍。”
“今若費日月而奪堅城,曹魏援軍驟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