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曹操后來平息了兗州的叛亂,但曹操并未跟兗州士人達成和解。
而是選擇了把治所遷到潁川,重用豫州士人。
這就使得兗州士人與曹操的關系變得更加微妙了。
但兗州人也無力再掀起一場當年的叛亂,也承擔不起叛亂失敗的后果。
所以就這么跟曹操僵著,湊合著過。
就在這時,劉備拋出來了橄欖枝。
在諸葛亮等人的建議下,王府需要幕僚。
劉備立馬派人攜重金,征辟了當時賦閑在家的陳宮。
以這種“千金買馬骨”的方式,向兗州士人示好。
常有人好奇,當年陳宮攜呂布入徐州時,為什么不跟劉備?
其實陳宮就是東漢標準的士人形象,他只和跟他一個圈子里的士人混。
就跟劉繇說自己用太史慈,會被圈子里的人笑話是一個道理。
當時起于草莽的劉備,陳宮壓根兒看不上。
即使是呂布,陳宮也只當他是一個邊地劍客,是自己復興兗州的工具人。
但如今不同了,
劉備早已經證明了自己有能力在徐州立足。
不僅如此,滅袁術、敗袁紹。
是天下當之無愧的第一諸侯。
被劉協認了族譜,封了王。
當年跟著劉備打天下的一幫老兄弟也全都吃香喝辣。
李翊得了冀州,關羽得了青州,田豫、牽招得了幽州。
張飛、趙云、陳到、糜竺、簡雍在齊王府里的最高層用事。
反觀陳宮呢?
一再追求完美,君主換了一屆又一屆。
可兗州卻與他漸行漸遠。
連續多年的失敗蹉跎,也讓陳宮產生了嚴重的頓挫感與自我內耗。
他開始思考自己這些年到底在做什么?
當年來徐州時,沒有跟隨劉備是不是一個錯誤?
雖然很不想承認自己的眼拙,但鐵一般的事實擺在眼前。
陳宮在當時就是站錯了隊。
此前你對我愛答不理,現在我讓你高攀不起。
陳宮已經錯過了投靠劉備的最佳時機。
當年的劉備才剛剛坐穩徐州,正是求賢若渴,急需招募人才的時間段。
彼時的陳宮若是放棄呂布,留在徐州,肯定能夠得到重用。
說不定現在已經混上個太守級別的高官了。
但現在,
已經位極王侯的劉備,多陳宮一個不多,少陳宮一個不少。
面對劉備不計前嫌,再次拋出橄欖枝來。
陳宮肯定不能“一錯再錯”,果斷抓住了這個機會。
進了齊王府當了一個幕僚。
剛入職的陳宮,也是想要積極表現自己。
兼之又是干曹操,陳宮也是踴躍發言,為劉備分析曹操可能的用兵方向。
“……魏軍并無水師之利,故不敢用重兵于淮南。”
“前既割泰山郡與大王,必不敢逾嶺犯徐。”
“故臣料其東線之師,必自魯出而寇東海。”
“蓋東海鄰下邳,魏欲速戰而下之,以脅大王。”
陳宮本身是一位優秀的戰略家,兼之又是兗州人,對兗州的地理熟悉。
更對曹操這個人了如指掌。
他斷定曹操肯定會走魯國,然后入侵東海,奇襲下邳。
這對于曹魏想要快速取得齊國國都,占據主動而言,是最佳的進軍路線了。
劉備順著地圖上的淮泗沂幾條河流,沿線摸挲了一番。
沉吟半晌,對一旁的關羽說道:
“云長,汝即刻前往下邳。”
“徐州之眾,交予你來調遣。”
言外之意,劉備把南線戰場交給了關羽。
這在大伙兒的意料之中。
畢竟一個片區的總司令,肯定是在李翊、關羽、張飛這三人中選。
李翊已經總督北方了,南方戰區不是關羽就是張飛。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