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他還年輕。
李翊雖然否定了龐統,也并未言明誰能夠當他的接班人。
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李翊所提到的“朝乾夕惕之勤”。
與新生代翹楚諸葛亮,不謀而合。
諸葛亮在夙興夜寐這一塊,與李翊是最像的。
可以說,李翊對鳳雛、臥龍都是寄予了厚望的。
而士為知己者死,諸葛亮聽說這些話之后,也是時時砥礪精進自己。
希望能努力配上自己偶像的期望。
“然吾所創諸器,實不足道。”
“以孔明之才,必可遠邁于吾。”
話鋒一轉,李翊直接將話題轉到了科研工作上。
“今齊王已頒詔,撥帑金于下邳,立格物院。”
“以孔明領院事,總其成。。”
“吾所攜之諸學士,皆聽孔明調遣。”
“冀君有裨于研精覃思也。”
諸葛亮一驚,暗想自己還在徐州籌備糧草、器械事宜。
怎么就突然接了一個國家級的大活兒?
“……孔明毋憂,吾年若汝時,日勤十二之八辰。”
“吾輩皆如是夙夜匪懈,主上寄厚望于子,子其毋負王命哉。”
“且夫格致之學,實乃利社稷、濟蒼生之大業。”
“孔明豈不欲吾國祚日隆,六合早一,黔首速安乎?”
李翊也講清楚了,孔明你這點工作量不算什么。
我當初剛入職時,一天工作十八個小時的情況時有發生。
咱們都是這樣熬過來的。
現在齊王對你寄予了厚望,我也承認自己在發明天賦上遠不及你。
所以這科技研究院的院長非你莫屬,你就不要推辭了。
言訖,李翊又拿出來幾件圖紙。
將它交給諸葛亮,說道:
“這是吾閑暇之余,所繪制的圖紙。”
“便交由孔明研制,若待期成,便可為用。”
還是那句話,李翊雖然來自現代,踩在先人的肩膀上。
但不是說他知道什么東西,就能夠發明出什么東西。
他必須得去設計它的結構,研究它的運作原理。
然后還要反復實踐,才能發明出來。
這顯然是一個極其龐大的工作量,中間有大量的時間沉沒成本。
李翊一是覺得自己沒有那么多空閑時間用作發明。
二是在巧思方面,他自愧不如諸葛孔明。
孔明將圖紙一一展開,映入眼簾的第一張圖紙,便引起了他的興趣。
“……丞相,這是——”
“這叫損益連弩。”
李翊馬上接話。
損就是減少的意思,益則是增多的意思。
損益連弩,便是發射一種由少變多的箭。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子母箭。
它還有個更加響亮的名字——諸葛連弩。
李翊甚至不想多耗腦力去研究怎么發明諸葛連弩了。
只是憑借自己的構想,然后加了點自己的理解,繪制成圖紙。
便交到了正主面前。
雖然內容很抽象,但相信對于正主而言,并不難做。
“此損益連弩,機巧絕倫!”
“但得運思,便知可建奇功于疆場。”
“丞相真乃天授神智,非人力所能及也!”
諸葛亮難掩激動之色,對李翊給出的圖紙贊嘆不已。
于是,又迫不及待地翻看剩下的圖紙。
……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