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李翊南巡,在徐州進行了一些戰略部署。
還把潛在的威脅,妻兄麋芳給關羽帶回了北方去。
換了一個處事更加穩妥的趙云,代理彭城相。
同時,又書信一封,請陳元龍配合出兵,水上截斷曹軍糧道。
與此同時,曹仁率軍進駐了沛地的鋕縣。
在那里筑起一座堅城,作為魏軍東方重要的戰略要地。
關羽聞說后,立刻下令對曹仁發起進攻。
左右人諫曰:
“丞相走前,讓將軍以守待攻。”
“如今丞相方去,關將軍何以便違抗丞相軍令?”
關羽一捋頷下美髯,解釋道:
“……諸公所言不然。”
“兵勢無常,丞相之略固也,戰局之變活也。。”
“今曹仁筑城于沛地,若不急擊而毀其壘。”
“俟其城固,吾輩必受制于人。”
“況且關某身為都護將軍,本有專征統一調度之權。。”
“倘今日不主動擊之,將來悔之莫及。”
于是,關羽力排眾議,下令已經到彭城的趙云,主動進攻曹仁。
恰好陳登組建的水軍,也已經北上了。
共計水軍一萬人,周泰為主將,甘寧副之。
關羽便命周泰,隨趙云一同出征。
命令下達兩天之后。
趙云便率領公孫續,以及他麾下的五千幽州騎,正式出發。
除五千精銳騎兵外,還有一萬五千名步兵。
算上周泰、甘寧的水軍,便是三萬人。
三萬人作為先頭進攻部隊,已經是一個不小的規模。
但作為進攻方,除非人數完全碾壓,不然肯定還是吃虧的。
當夜,趙云命人殺牛宰羊,大饗軍士。
隨后會集眾將,商議作戰計劃。
“曹仁在沛地筑城,雖然我軍人數占優,卻也未嘗倍于賊軍。”
“況曹仁乃世之名將,若彼執意堅守,誠難克也。”
“我等又無李相之才略,若是強攻,恐未必能下。”
趙云有條不紊地為眾人分析。
即便是李翊攻打曹仁,也是打了一個時間差。
抓曹仁沒來得及堅壁清野,用配重式投石機強行轟開城墻,取了一場巧勝。
“所以依云之見,還是以誘敵為主。”
“使曹仁主力出戰,我等便能夠匯合關將軍的主力軍眾。”
“一舉殲之!”
話落,趙云又問眾將有沒有什么意見。
眾將紛紛稱善,作戰計劃便這么定下了。
趙云大軍即刻奔至鋕縣。
鋕縣位于汝南、沛國交界處。
曹仁選擇在這里筑城堅守,的確高明。
進可以威脅徐州,退亦有汝南作后援。
汝南太守李通有勇有謀,曹仁十分信任他。
將汝南之軍事,盡數交給他,必叮囑勿負魏公。
李通以項上人頭作保,連連承諾。
曹仁這才敢放心,前往沛地筑城。
人報趙云率兵主動來攻。
曹仁嘆道:
“齊將反應何其快耶?”
早有魏國細作報知曹仁,齊軍打算采取防守的戰略。
曹仁信以為真,抱著僥幸的心理,希望齊軍真的不來攻。
這樣等他在沛地筑好堅城之后,魏軍便能在東線戰場取得巨大優勢。
可惜,關羽也是一位優秀的軍事統帥。
敏銳的軍事嗅覺,使得他當即派趙云主動來攻。
于是,曹仁問諸將道:
“誰敢去敵齊兵?”
人群中走出一員老將,呼曰:
“末將愿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