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視之,乃大將蔡陽也。
蔡陽先隨曹仁在北方守御,曹仁被調派去南方后,蔡陽就跟著一起去了。
眾將諫道:
“老將軍武藝雖然高強,但畢竟年老。”
“那趙子龍年富力強,只恐將軍有失。”
蔡陽大怒,叱道:
“廉頗八十,尚食斗米肉十斤。”
“吾隨魏公,南征北戰,所向披靡。”
“豈不足敵趙云匹夫?”
蔡陽在演義里,是關二爺古城相會的背景板。
不過真實歷史上的他,其實是死在了汝南平叛的路上。
被備備所殺。
過五關斬六將、古城相會兄弟釋疑雖然都是演義虛構的,是文學作品的藝術渲染。
但真實歷史上,關羽直接回到劉備身邊,其實更顯得兄弟感情真摯。
因為大家都是成年人了,不需要解釋太多。
人回來了就好,兄弟之間都懂。
而蔡陽本人,實力也不弱。
膂力過人,刀法嫻熟。
是曹軍中久經沙場的宿將,威望頗高。
諸將雖言蔡陽年老,但當他請戰之后,并無人敢與他相爭。
“……壯哉!”
曹仁大喜,即命蔡陽出戰,試一試趙云的實力。
大軍行至蘄縣時,正遇趙云。
兩軍各自排開陣勢。
蔡陽列陣于西,趙云布防于東。
兩軍對壘,旌旗蔽空。
蔡陽素驍勇,自仗武力,又急于在曹仁面前表現。
乃策馬出陣,舉刀厲聲喝道:
“吾乃魏公麾下大將蔡陽也!”
“汝等鼠輩,何敢擋吾天兵?”
“可速速納降,免遭一死。”
趙云橫槍立馬,朗聲應道:
“吾乃常山趙子龍,齊國上將。”
“爾等無端犯我齊境,今日當教汝知我槍利!”
蔡陽大怒,揮刀直取趙云。
兩騎交鋒,刀槍并舉。
戰約十合,未分高下。
蔡陽軍鼓角齊鳴,步騎并進。
趙云領弓弩手射住陣腳,自引三百白馬義從,突入敵陣。
左沖右突,如入無人之境。
戰至興處,又拔劍亂砍。
衣甲平過,血如泉涌。
一連斬殺十余名裨將。
蔡陽見勢急,親率親兵圍堵。
兩軍混戰,自辰時殺至未時。
于是各自收兵少歇。
蔡陽回到大營,卸下盔甲,有些疲憊地嘆道:
“……人言拳怕少壯,這趙子龍確實有些氣力。”
今日交戰,雖勉強戰了個平。
但蔡陽能明顯感受到自己有些力有不逮,身子骨已經適應不了高強度作戰了。
副將在一旁提醒道:
“趙云白日廝殺一戰,恐晚上還要來。”
蔡陽一驚,被副將這么一提醒,才發覺好像趙云真有可能要夜襲。
今日廝殺一天,他已疲憊不堪。
若趙云晚上好來,那他這把老骨頭可有得受了。
正說時,小卒來報,齊軍趁夜前來劫營。
蔡陽聞之,無奈只得披甲上陣,率軍迎戰。
雙方點起火把,挑燈夜戰。
從傍晚殺至天明。
直殺得尸骸枕藉,血流漂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