諭以朝廷之意,請田疇來見。
若其不從,再行征討。
許褚領命,即攜虎衛,往徐無山去。
野人田疇,初聚眾于徐無山時,已達五千余戶。
又在俊靡、無終聚眾兩千余戶。
前前后,三縣已為他累積七千戶眾。
遂自結塢堡,生存在南邊漢人官府和北邊烏桓、鮮卑部落的夾縫之中。
由于田疇領導有方,所以不論是袁紹、公孫瓚之爭,亦或是李翊的北征遼東。
兩場大戰事,都未波及到田疇的戶眾。
他所治下的徐無山,算是幽州少見的世外桃源了。
一名三十出頭的文士,身騎大馬,腰挎寶劍,策馬緩步馳騁于農田之中。
身后從騎,俱只佩刀,并不著甲。
田里的農夫見了這文士,都會向他問好,然后致意行禮。
望著眾人勞作的身影,文士在馬背上不禁發出一陣感慨:
“今歲年景頗佳,當得豐稔,庶民除飽食之外,當有余糧。”
左右人皆為之稱賀,說道:
“……此皆賴府君仁政,吾輩方得安樂!”
文士一蹙眉,喟然道:
“公等慎勿稱吾府君,吾非常朝命官。”
眾人紛紛答:
“……朝廷雖未有詔,然我等只認田府君。”
原來這名山羊胡須的文士,就是田疇。
就在眾人閑聊之時,忽見山背方向,奔來數騎。
田疇瞇起眼睛,心中揚起一股不詳的預感。
往常這個時候,都是鮮卑人、烏桓人來找他們“借糧”。
當然,這里的鮮卑、烏桓俱是指塞外鮮卑、塞外烏桓。
與此前被李翊平定掉的三郡烏桓,并非同一批人。
田疇是劉虞的屬下,他的對夷狄政策跟老領導差不多。
都是選擇安撫優待為主。
鮮卑、烏桓借糧,田疇便借了。
雖然都是有借無還,但總比爆發戰事沖突、死人好得多。
畢竟一場戰爭所靡費的開支,遠遠超過田疇所送給夷狄的資費。
“……田公,那好像是漢人騎兵。”
有眼見的下屬,伸手一指。
指出迎面來的騎兵隊伍,并不是胡騎。
田疇乃道:
“目今幽州已降劉備,我等乃是‘化外之民’,官府早晚會對我們下手的。”
田疇心里明白,劉備的人早晚會來找自己。
不管他把當地百姓待得有多好,任何政府都不能容忍一個非法政權存在。
此前沒來人,只是單純自己的影響力還不是很大。
如今來人了,就說明有官員注意到了自己,然后上報了。
“幽州或許來了大人物,我等且迎上去看看。”
田疇一招手,示意眾人跟他一起去見迎面來的漢騎。
兩隊騎兵照面,互通姓名之后。
許褚直接開門見山:
“足下既是田子泰,就請隨我去見我家丞相罷!”
田疇笑道:
“在下不過是一山中野人,丞相乃是千金之子。”
“怎會想要見我?”
許褚淡淡回答:
“丞相吩咐,俺們豈敢多問?”
“汝只管隨俺同去,何必多言。”
眾皆覺許褚言語無狀,欲待拔刀。
卻見他身軀壯碩,面色兇狠,一看就不是一個好惹的主。
乃放棄了這個念頭。
田疇一捋胡須,旋即臉上擠出一抹笑容:
“……許將軍遠來辛苦,不妨先隨在下到正堂一敘。”
“我命人殺豬宰羊,以慰勞諸位將士。”
許褚不假思索答:
“丞相命汝等即刻前去,并未叫我等留在這里飲宴吃肉。”
“況吾等公務在身,尚未辦妥丞相交代之事。”
“怎敢因私廢公?”
田疇見許褚油鹽不進,已知他不是一個容易對付的主。
并且相信了許褚的身份,也相信了請他去的人肯定是當今齊國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