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長及膝,毛密不透風。”
劣品不得入市,以保“幽州毳貨”聲譽,形成品牌效應。
然后便是牧民轉匠,以工代賑了。
早在征遼東時,李翊便在那里搞了個以工代賑的初步嘗試。
有了經驗之后,李翊將此法全面推廣至幽州全境。
招募邊民入官坊,協助政府工作。
官貸牛羊,民納毛皮。
所產羊毛官收其半,使民不困而國用足。
為了表示對幽州毳貨的支持,李翊在幽州期間,全程穿皮革大衣,著羊毛外衫。
不論是在府上辦公,亦或者是出外考察,與民交流。
李翊始終是穿著這身打扮。
真要說,李翊也算是當今時代的風云人物了。
當李翊穿上這身衣服后,自古到今皆有的“飯圈”文化便起到了積極作用。
人人都開始爭相效仿李翊穿皮革大衣,著羊毛外衫。
尤其是邊境貿易打開市場之后,大量的皮革、羊毛原料涌入內地。
使得這身衣服的價格并不昂貴。
李翊不僅自己穿,他還規定,凡是在幽州縣級以上的官員。
不論辦公還是外出,都必須穿幽州產的皮革大衣、羊毛外衫。
不為別的,就為了打造品牌效應。
古代也是有品牌效應的。
比如說大名鼎鼎的蜀錦。
諸葛丞相帶頭在家種桑樹,鼓勵老百姓養蠶,發展蜀錦產業。
然后再把蜀錦賣到魏國去,用創造來的外匯,去打魏國。
在諸葛丞相的鼓勵提倡,以及官方的引導下。
本就口碑馳名的蜀錦,開始了國際化品牌進程,成為了蜀漢外匯收入的主要來源。
為此,當時的魏文帝曹丕還專門發表了上諭。
痛批魏國群臣,說你們這幫敗家玩意兒能不能別穿蜀錦了。
知不知道買蜀錦的錢,最后全都換成了槍砲,打在咱魏國人身上。
可惜,曹丕的呼吁并不好使。
因為曹丕本人都要穿蜀錦。
你要說魏國、吳國當時就沒有自己制造“蜀錦”嗎?
當然有,可卻遠遠不如蜀錦暢銷。
這就叫品牌效應。
一件巴黎世家的襯衫,可以賣到驚人的一萬八千元。
這將近兩萬元的價格中,成本占多少,品牌效應又占多少?
就好比你自己在家,可以喝二鍋頭。
但你要是要招待尊貴的客人,就必須得上茅臺、五糧液。
蜀錦是這個道理,幽州的皮革大衣與羊毛衫也是同理。
把品牌效應搞起來了,“幽州毳貨”就不愁銷路。
經過李翊一個多月的倒騰,幽州毳貨的售賣已經略有起色了。
將基本的雛形搭起來之后,李翊總算可以放心離開了。
剩下的官員們,只需在李翊搭好的框架之中,蕭規曹隨就可以了。
由于李翊把漁陽設為經濟特區,頒布獨立的法律條文。
故被后世調侃為,“李相在幽州畫了一個圈。”
……
現代史學巨著《北疆通志》,對此點評道:
“自李翊興邊市以來,幽州毛毳之利,歲入百萬,胡漢皆富。”
“直到如今的河北省、遼寧省、天津市,都依然存在‘李公毯’之名。”
“足見其策深遠,是一位跨時代的經濟學家。”
“李翊以皮毛為基,既補軍需,又活邊民,堪稱‘北疆經濟之樞’。”
“普遍認為,李翊的經濟理論,是現代經濟學的雛形。”
“后世許多經濟學家,都認為李翊的眼光是超前的、跨時代的。”
……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