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翊略有遲疑,“向者,大王已命漢升為征西將軍。”
“如今未過數旬,又晉升為后將軍。”
“只恐晉升過快,眾將不服。”
“況漢升之名望,向來不能與關、張二將并列。”
“大王是否還需斟酌一番?”
黃忠不單單是老卒,更重要的是他是孤身來投劉備的。
一般來說,自己手上有部曲來投的,起點都會更高一點。
比如說馬超。
黃忠這種沒私人武裝部曲的,只能純靠戰功來熬。
其實你仔細一琢磨,就會發現。
不只是士人階層,即便是武將階層,也有一條鄙視鏈。
那種出身名門,屢世公侯的武將,大多都瞧不上底層出身,純靠資歷戰功混上去的武將。
李翊反對,是因為他單純覺得黃忠雖然有功,但不能直接與關張馬并列。
不止李翊,其實歷史上諸葛亮也是反對讓黃忠跟關張馬并列的。
雖然諸葛亮給的理由是,關羽性子傲,可能會不服。
但這明顯只是諸葛亮的托詞。
就算關羽不了解黃忠,但只要劉備稍加解釋,又豈能成為阻難黃忠晉升的理由呢?
其實諸葛亮的考慮,跟李翊是一樣的。
東漢階層的士人鄙視鏈太嚴重了,
像這種你沒有雄厚背景的武將,那你就只能純靠戰功、資歷慢慢往上熬。
黃忠斬夏侯,確實功勛卓著。
但你一下子就想蹦上去,
跟關張這種元老派,馬超這種雄厚背景、帶資進組的公子爺平起平坐。
那確實很容易引起手下人的不服。
可劉備還是這樣做了。
你說劉備只是單純的意氣用事,因為喜歡黃忠嗎?
那未免太小看一個創業多年的政治人物了。
歷史上的劉備,手上主要依靠的是元從派與荊州派。
對于缺乏人才的劉備集團來說,劉備必須拓寬選材渠道,廣納天下賢才。
黃忠一個半身埋黃土的老將,被連升四級,從雜牌將軍一躍晉升為四方將軍。
就是劉備對外釋放的一個信號,他想要打破名門壟斷人才的局面。
告訴你,不管你是什么出身。
即便是出于底層,只要立了功,我照樣重用你。
讓黃忠火箭般飛升,是劉備抓住他立功的機會,千金買馬骨的行為藝術。
如今給黃忠晉升,也是同理。
雖然如今的劉備手下人才渠道很多,可除了關、張、趙、李、簡等元從派以外。
大部分人才都是出身于名門望族,或者帶資進組,手上握有兵權的。
劉備已經當上齊王了,他想要改變這個局面。
而黃忠一個沒有背景,孤身前來的老卒。
恰好在河北立了功,這給了劉備一個提拔他的機會。
要知道,
如今的劉備比之歷史上的他,人才更多,地域更廣。
其手底下的派系斗爭,自然要比歷史上更加激烈。
歷史上的蜀漢就那么大點地盤,都要分益州派、東州派、荊州派、元從派。
何況如今,橫跨大半個中國的劉備?
立身徐州至今,
劉備手底下的派系少說有十余個。
其中最有影響力的,
便是以李翊、關羽、張飛、簡雍為首的元從派。
這是劉備最為倚重的派系。
因為這些元從是絕對擁護劉備統治的人。
所以劉備在分地盤的時候,必須讓這幾個元從總領一方。
如李翊管河北、關羽管青州、張飛管徐州。
而這幾個元從領袖,他們內部又要細分出許多派系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