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遣先鋒凌統進攻。
凌統年方十七,雖然年少,然驍勇絕倫,素有膽略。
是夜月暗星稀,江霧彌漫。
凌統自選健兒五十人,乘輕舟快舸,悄渡右江。
張碩巡江,自恃勇力,不以為備。
凌統曲舟至中流處,忽聞鼓噪之聲。
但見敵船燈火通明,士卒皆醉飲。
左右勸曰:“敵眾我寡,不如暫退。”
凌統按劍叱曰:
“今敵人無備,正是立功之時,何退之有!”
遂令舟師疾進。
兩船相接之際,凌統縱身躍過。
手起刀落,便斬張碩于船艙之中。
碩軍大亂,凌統率勇士大呼沖殺,敵兵皆披靡。
須臾之間,盡擒全船之眾,獲其旗鼓器械無數。
比及天明,權聞捷報,撫掌大笑:
“凌公績僅以五十人人眾,便破敵艦,真乃虎將也!”
“吾有公績,何懼劉表!”
遂厚賞統軍,三軍為之振奮。
敗報傳回黃祖處,黃祖驚駭之余,又急令兩艘艨艟巨艦橫鎖于沔水江口處。
那艦皆用三尺粗的棕櫚大纜,系于江底千斤石墩之上。
艦上列兵千余,強弓硬弩,交錯而發。
箭如飛蝗,吳軍船隊竟不得進。
周瑜在樓船上望見,眉頭緊鎖道:
“若不破此二艦,大軍難進寸步!”
時凌統、董襲二將挺身而出,齊聲道:
“末將愿率敢死之士破之!”
遂選健卒百人,各披雙重鐵甲,乘蒙沖大船逆流而上。
江上箭雨蔽日,董襲親執大刀立于船首。
甲上插箭如猬,猶自大呼前進。
及近敵艦,董襲縱身躍起。
手起刀落,竟將那碗口粗的棕纜一刀兩斷!
凌統亦揮刀斬斷另一纜繩。
但見那兩艘蒙沖巨艦失了束縛,頓時隨波橫移。
吳軍見狀,鼓噪而進。
黃祖水軍都督鄧先急率戰船來迎,正遇呂蒙。
二將交鋒不十合,呂蒙大喝一聲,將鄧先斬于江中。
敗報傳至夏口,黃祖大驚失色,嘆曰:
“不意孫氏已強大至此!”
左右人勸曰:
“今孫氏強盛,宜避其鋒芒。”
“先退至章陵,尋楚公援助。”
“得荊楚水軍之后,再作別圖。”
黃祖然其言,急開城門欲走。
不料凌統早已分兵先取江夏,斷其歸路。
黃祖單騎逃至峴山,忽聽一聲號響。
孫權的驍將陳武率鐵騎殺出,手起刀落,將黃祖首級斬下。
孫權得報大喜,令以漆盒盛黃祖首級,祭奠亡父孫堅。
三軍將士見之,無不振奮。
此一戰,吳軍威震荊襄,江東基業由此愈固。
……
江夏淪陷的消息,還未傳回至襄陽。
襄陽內部,卻生出了禍事。
原來,這劉景升坐鎮荊州九郡,本有亂世良牧之名。
卻因家事不修,致有后嗣之禍。
其長子劉琦,字子瑜。
生得面如冠玉,目若朗星,酷肖其父少年模樣。
劉表每見劉琦,輒撫其背嘆曰:
“此吾家千里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