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劉琦不會明白的是,
李翊能夠如此有效率,大棒和甜棗都缺一不可。
西陵的五萬大軍,是李翊召見諸地方官的底氣。
保留眾人的官位,是李翊給的甜棗。
來回一趟,地方人事幾乎沒有什么變動。
唯一變的,就是眾人的心境已有所不同。
荊州其他地方不說,至少江夏一地,眾士人豪強們已經將他打包。
讓它由齊國收購了去。
這對江夏人來說,又何嘗不是一個上市的機會呢?
在對面隔壁的曹操,
明面上,好像一口氣得了荊襄八郡。
實際上真正能使喚的動的郡縣,又有幾個?
真要曹操、蔡瑁戰敗,地方勢力稍見苗頭不對,就會立馬撤資。
到時候就是,你吃多少進去,吐多少出來。
而江夏不同,江夏集團這屬于是被齊國這個上市公司給并購了。
利益已經綁在一起,榮辱與共,共同進退。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消化土地”。
荊襄八郡對于曹操而言,就屬于是含在嘴里,但咽不下去。
江夏則是已經被齊國徹底給咽下并消化掉了。
接下幾日,江夏各地上下皆忙。
專門等候襄陽方面動作。
不表。
……
這日,人報江東周郎至。
左右人問諸葛亮,說:
“周瑜乃是東吳都督,孫權所倚。”
“今日來此,必是商議共分荊州之事。”
“可需上報李相處?”
諸葛亮答曰,“且去會會這江東周郎,若到緊要之處,再報相爺不遲。”
于是,諸葛亮攜眾文武,至江口處見到了周瑜。
周瑜攜陳武、呂范、董襲等輩至。
諸葛亮接上,道:
“……都督遠至辛苦,可是為荊州之事而來?”
周郎還禮,答曰:
“……正為荊州之事來,未知李相在何處?”
諸葛亮答曰:
“李相政務繁忙,軍中大小事務,俱由亮全權辦理。”
“都督有何要事,皆可與亮相商。”
周瑜聞言,上下打量一樣諸葛亮。
沉吟半晌,才緩緩開口:
“荊州之事,茲事體大。”
“既然李相在此,可否令他撥冗一二,與我相見?”
“瑜只求半個時辰,待議定之后,即刻便走。”
“絕不多留!”
周瑜堅持想要見李翊,是因為他認為這里只有李翊才能做得了主。
他是個追求辦事效率的人,可不想浪費時間。
萬一跟諸葛亮一通商議下來,敲定了各項事務。
結果最后蓋章拍板環節,李翊那邊不同意。
那不純耽誤事兒嗎?
諸葛亮看出了周瑜所想,當即厲聲道:
“吾受齊王之命,來定江南。”
“蒙吾主不棄,授我為平南都督,總督江南軍政。”
“今周都督來此,既為結盟,就該與亮敲定。”
“若不能,可速回!”
“且看吾如何破魏楚之軍。”
說罷,諸葛亮拂袖而去,便要轉身。
周瑜一怔,見這是個硬茬兒,心中反倒驟增好感。
他平日里霸道慣了,少見諸葛亮這樣有性子的。
起初欺他年少,現在看來這小子還是有些脾氣的,可以與之共事。
于是,周瑜箭步上前,攥住諸葛亮衣袂,作揖賠禮道:
“……先生息怒,適才戲言耳。”
“既是先生便能敲定江南之事,瑜便與先生商議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