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戰前的準備工作,漢武帝操心的可就要多了。
周瑜此話厲害就厲害在乍一聽沒什么毛病,你不好說他什么。
若是發怒,反而顯得你氣量小。
看來其是想硬剛一下,以報李翊剛剛晾他一下的仇。
眾人竊竊私語:
“……這周郎何許人也?”
“不過是賺的幾回天時,虛獲了幾場虛名。”
“也跟與咱李相爺斗嘴皮子?”
哈哈哈……
李翊聽到周瑜這話,也不生氣,反倒笑了。
“……好,周瑜與吾年紀相仿。”
“聞汝亦嘗懷壯志,今孫伯符已歿。”
“繼者孫權,自守有余,進取不足。”
“以周郎之王佐之才,留在吳地,終是虛度年華。”
“今吾主乃漢室之胄,天下九州已得其五。”
“周郎若肯去東吳,與吾同事齊王。”
“則上不愧漢臣,下又能酬壯志,榮妻蔭子。”
“豈非兩全之策乎?”
“不知君意如何?”
周瑜一愣,暗想吾本來只是要試試李翊。
不想反被他說了去,倒顯得我小肚雞腸了。
于是,周瑜只好回道:
“承蒙李相美意,只是吾受孫將軍厚恩,安肯相背?”
“……善。”
李翊點了點頭,似料到周瑜會這么說。
“君既忠心事主,可安心做事。”
“待破了曹操、蔡瑁,取荊州之后,再作別議。”
周瑜在孫權那里不能明志,李翊這話也不算污蔑十萬哥。
周瑜為孫權定下的戰略方針,就是先取荊州、后拿益州。
然后聯合涼州,進攻中原曹操奪取天下。
魯肅本身是贊成這個方略的,但兩人在細節上產生了分歧。
那就是對于劉備的處理。
魯肅認為劉備是個重要的盟友,可以把荊州給劉備,讓他幫忙抵御曹操。
而周瑜則認為劉備志向不小,給了他地盤,肯定就會騰飛,不再受東吳控制。
勸孫權把劉備給軟禁起來,然后挾劉備以令關張。
而彼時的劉備正好跑去江東談判了,是真的有可能被孫權給軟禁起來。
事后,劉備都驚出了一身冷汗,還專門問了龐統有沒有這件事。
因為龐統當過周瑜的秘書,說確實有這件事。
從此,劉備就把周瑜給恨慘了。
而孫權最終沒有軟禁劉備,既有魯肅的勸說,也有對周瑜戰略的遲疑。
因為赤壁之戰后,東吳拿下了最重要的南郡,也就是連接益州的道路。
當時周瑜已經準備打益州了。
但對于孫權而言,益州是一個極為適合割據的領地。
東吳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被孫權放心的派到益州去。
可偏偏造化弄人,周瑜又在此時病逝了。
而接替周瑜的魯肅,將他定下的方案給全部推翻。
把江陵讓給了劉備,如此一來,也就斷絕了東吳進取益州的機會。
只能說周瑜的才能確實沒有在孫權麾下得到全部的發揮。
“……李相且慢!”
周瑜見李翊拂袖欲走,急忙將之攔住。
“瑜此來,特為商定荊州劃界一事。”
“我知此間齊國諸杰,唯李相能夠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