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事。”
張飛摸了摸張苞的頭,道:
“今陳公喪期已畢,俺在此間事情已了。”
“當回下邳去也。”
張苞卻還沒玩夠,挽著張飛的胳膊,央求道:
“……阿爹,在多留兩日嘛。”
“至少讓我跟那位阿姊道個別。”
張飛同意,使燕騎護送他。
一面又使人收拾行囊,備好車駕。
于次日,返回下邳去了。
不表。
……
張飛自外歸,徑直詣下邳謁見劉備。
禮畢,即進言曰:
“……臣弟奉兄長之命,坐鎮沛地,觀選沛相之人選。
“臣弟愿保舉辛毗辛佐治,此人可以當之。”
劉備聞言,略感詫異。
他的確有派張飛去看誰適合繼任陳珪沛相之位。
但怎么也沒想到張飛會推舉一個河北來的官員,還是相府里出來的。
乃撫案問道:
“益徳素不輕議銓衡,今忽舉辛佐治,何也?”
張飛對曰:
“辛佐治世為潁川望族,昔在河北,嘗參機要。”
“此在沛地,其請俺去赴宴,毛遂自薦。”
“俺觀其河北之治,頗有政績。”
“李相對其的點評是:性剛而不撓,清而有威嚴,足可以鎮御一方。“
劉備默然良久,緩緩開口:
“陳長文權重,非沛相之宜。”
“寡人不立選沛相者,蓋此之故也。”
目前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陳群會是下一任沛相,他將會是眾望所歸。
尤其是陳群的政治履歷。
他先后任相縣令,然后遷任魯國相,遙領任城相。
最后更是調到中央去述職。
中間其還與陳珪在沛地一起共事過。
這樣一番政治履歷,配上其背后的穎川陳氏家族。
即便陳珪一死,陳群馬上接任,都不會有人感到意外。
但正因為如此,劉備才不放心把沛國交給陳群。
這倒不是劉備舍不得,像一旁的魯國、泰山郡,劉備都可以給。
唯獨沛地,這塊徐州左翼的蔭蔽,有著極為特殊的政治地位與軍事價值。
按劉備的想法,要么派一個絕對聽話的心腹過去,要么就派一個在當地沒什么根基背景的過去。
這樣他就會更聽話,更好控制。
陳群當然也算劉備的元從派系之一,但劉備依然清晰地記得——
當初自己在小沛時,陶謙病死,陳群曾力勸自己不要去趟徐州的渾水。
當然,最后由于有李翊的幫助,自己成功坐穩了徐州。
雖然過程艱難,但劉備笑到了最后。
這并不能完全算陳群的判斷失誤,所以劉備也不會怪他。
但劉備不會忘記,彼時的陳群并沒有跟著自己一起到徐州來。
而是選擇了留著沛國,名義上仍然是自己的下屬。
這就體現出選擇的重要性了。
像關羽,張飛,李翊,簡雍這些元從派系。
不管自己走到哪里,他們就跟到哪里。
即便前方是刀山火海,他們也敢義無反顧地陪著自己去闖。
但陳群彼時卻掣肘于家族勢力,并不愿隨劉備去徐州創業。
一念之差,真的會影響整個政治生涯。
陳群的顧慮,決定了他在劉備集團注定達不到簡雍這種元從級別的地位了。
劉備甚至有種感覺,
如果自己沒能守住徐州,真的如陳群所說。
將來讓呂布偷襲了徐州,然后曹操破了呂布。
陳群便會跟著呂布、曹操。
人生中做選擇的機會有很多,要作對選擇每一個選擇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