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影響你職業生涯的選擇,一定不能做錯。
因為那是真的可能會影響你的一輩子。
最早追隨劉備那一批的元從,諸如關羽,張飛,李翊,田豫,趙云等輩。
如今在齊國皆是位高權重,可以獨當一面的人物了。
即便同樣受家族掣肘的陳珪陳登父子,至少服從了劉備的安排。
在當時最困難的時候,去幫他鎮守了沛國、廣陵。
雖然有李翊在其中運作,但也是于劉備有功。
而陳群的位置就比較尷尬了。
既沒有在劉備最困難時期的全力相助,如今又趕上了劉備開始平衡各方勢力的時期。
所以沛相人選,陳群已不是首選。
正如前面所說,劉備期望的沛相人選,必須是無腦擁護自己的擁躉。
亦或者是在當地勢力中并無根基,易與控制敲打的人選。
張飛現在推舉辛毗,可謂是正中劉備下懷。
“辛佐治既系豫州冠族,又復諳北事,是李相門生故吏。”
“若由他出任沛相之職,再好不過。”
劉備乃解佩印授之,同意了將辛毗提拔為新的沛相。
至于陳群會不會對此感到不滿呢?
那肯定是會的,畢竟陳群在遷任相縣令時,就是準備往上升任沛相的。
如今劉備反手給了辛毗,從河北來的官,要說欣然接受是不可能的。
但好在劉備執政多年,君主權威足夠能夠將此次事件給壓住。
考慮到辛毗是李翊相府出來的,劉備還是批了條卷牘,令人發往江夏去。
同時,又命辛毗不必回河北,既身在沛國。
即刻上任沛相。
一時間,眾人議論紛紛。
辛毗則是感恩戴德,攜全家老幼,對著東方拜謝。
不表。
……
荊州,江夏。
目今,江夏戰區已經敲定了作戰計劃。
而隨著時間的推進,李翊團隊,已經完全確定了吹東風的日子。
于是,一面下令,在那天到來之前,整軍備戰。
一面又催督夏口周瑜,來西陵匯合,準備參戰。
周瑜在接到命令以后,還是率水軍去了。
因為他知道,要想瓜分荊州,不去是不行的。
周瑜引眾將立于山頂,遙望江北水面艨艟戰船,排合江上。
旗幟號帶,皆有次序。
周瑜乃謂左右人道:
“曹軍將戰船連在一處,若用火攻擊之,賊不難破。”
話音方落,忽然狂風大作,江中波濤拍岸。
一陣風掠過,刮起旗角于周瑜臉上拂過。
周瑜猛然想起一事在心,又對眾人說道:
“適才所刮者,乃西北風也。”
“欲用火攻,當借東風。”
韓當、黃蓋等將紛紛言道:
“目今正值隆冬時節,只吹西北風,何來東南風?
周瑜乃道:
“李子玉既喚我等至此,正說明其對此戰已是胸有成竹。”
“且去看看他有何話說,再做計較。”
眾人從其言,跟著周瑜來到了李翊的營帳。
李翊正于帳中看書,見周瑜來到,乃道:
“周都督憔悴矣,莫非是操心于破曹之事?”
周瑜彎唇笑道:
“人有旦夕禍福,豈能自保?”
“若說心中煩積,李相當勝于我矣。”
李翊笑問道:
“我有何慮?”
周瑜乃道:
“今李相喚我等來西陵口備戰,想必是已決定要與曹軍決一死戰了。”
“而曹軍又將戰船連在一處,若用火攻,可一舉破之。”
“只是如今西風不止,若是使火,燒自家船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