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曹操“挾民”過了華容道,成功甩掉周瑜大軍,得脫苦難。
比及天晚,已近南郡,魏軍將士火把齊明。
忽逢一簇人馬過來攔路。
曹操大驚,呼左右曰:
“今莫非天亡我乎!”
話落,只見一群哨馬沖到,曹操視之,乃曹仁軍馬。
這才稍稍心安,兩軍合兵一處,共同入了南郡安歇。
回到城中,一點將校,中傷者極多。
曹操心中悲楚萬分,悶悶不樂。
曹仁置酒為他解悶,眾謀士俱在座。
忽然,曹操仰頭大哭,痛不欲生。
眾謀士急忙問道:
“魏公于虎穴中得脫大難,全無懼怯。”
“今到城中,人已得食,馬得其料。”
“正是整頓軍馬復仇之時,何反痛哭耶?”
曹操乃謂眾人說道:
“吾不哭別人,獨哭郭奉孝耳。”
“奉孝在時,曾勸孤寧失一城,不可賭上全局。”
“孤彼時未曾聽進去,致有此敗。”
“倘當日相聽,決不使孤有此大失也!”
說罷,乃捶胸痛哭。
“哀哉,奉孝!”
“痛哉,奉孝!”
“惜哉,奉孝!”
“……”
曹操這一獨哭郭奉孝,只惹得眾謀士盡皆默然自慚。
原來,赤壁大敗,本是曹操的決策失誤。
他必須要為此次的失誤買單,通過暗哭郭奉孝,實則是為了暗貶眾人無能。
言外之意,人郭嘉能想到,你們怎么就想不到,幫忙多勸一勸。
養你們這幫謀士是干什么用的?
如此一來,曹操便好將自己的鍋給摘干凈了。
這倒不是曹操怕粘鍋,只是赤壁一役慘敗,使得曹魏失去了爭奪荊州的機會。
這會極大的損害曹操這個君主的威望。
他只能通過這種方式找補,不然威望一丟,以后還怎么領導手下之人?
次日。
曹操喚來曹仁,吩咐他道:
“今吾暫回許縣,收拾軍馬。”
“將來必定報仇,汝可保全南郡。”
“吾授汝一計,密留在此,非急休開。”
“只管依計行事,管教齊軍不敢正視南郡。”
曹仁問曰:“襄陽之地,由誰來守?”
曹操答曰:
“南郡全權托汝管領,襄陽吾已撥了夏侯惇前去守把。”
“此兩地最為緊要,只要守住,孤于荊州便有立足之地。”
“將來齊賊吳寇來犯,汝須施計保全此地。”
“但有緩急,可飛報將來。”
如今的荊州已經沒有曹操的立足之地了,他只能回許縣去整頓人馬。
至于南陽與南郡,曹操只控制了江陵與襄陽兩城。
其余縣邑,只是名義上歸附于他。
但真正為他所控制的,只有這兩座城邑。
不過好在,這兩座城邑剛好是荊州最為重要的兩座。
盡管曹操已經徹底失去了對其他地區的控制,但只要守住這兩座城。
他就還有卷土重來的機會。
眼下的曹操,只能期望曹仁為他守住這兩座堅城。
曹仁亦深感責任重大,連連稱是。
曹操分撥已定,遂上馬引眾奔回許縣去了。
荊州原降文武官員,一部帶回許縣調用,一部仍留荊州。
……
話分兩頭,且說周瑜領軍去追擊曹操,在華容道口停下。
見追不上了,乃收軍點將,各各敘功,申報孫權。
又將所得降卒,渡江發回東吳。
然后大犒三軍,商議進兵南郡之策。
大軍臨江下寨,前后分作五營。
周瑜軍中,與眾文武商議征進之策,謂眾人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