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故作茫然,撫扇問道:
“都督何出此言?亮未嘗欲取荊州。”
“莫非都督此來,是要將荊州拱手相送?”
周瑜也不多與諸葛亮做口舌之爭,只問道:
“吾與將士浴血奮戰,舍生忘死,方得此土。”
“豈能輕棄?若讓荊州,貴國有何回報?”
周瑜最希望的目標,當然是收回廬江之地。
并退而求其次,拿下荊南。
只是以諸葛亮之明略才智,這個目標恐難以實現。
尤其周瑜手上能打得手牌并不多。
果不其然,諸葛亮悠然起身,淡淡開口:
“豫章太守太史子義前不久身染疫疾,以辭官回鄉,歸去徐州養病。”
“豫章缺一良守。”
“今以豫章相贈,足酬都督之功。”
周瑜溫言驟然色變,厲聲道:
“豫章本屬江東,何勞相贈!”
“孔明未免欺人太甚!”
豫章以北是東吳的,豫章以南是太史慈占領,單獨劃為了廬陵郡。
諸葛亮的意思,就是把兩郡合二為一,將豫章全境讓給你東吳。
但周瑜當然不買賬,拿半個豫章,就換富庶的南郡,簡直是把人當傻子欺負。
更別提諸葛亮對廬江之地,絕口不提了。
諸葛亮見周瑜不允,遂拂袖而起,冷然道:
“……都督既無誠意,又何必多言?”
“請回吧!“
說罷,撩衣準備離去。
周瑜知勢不可逆,只得強抑怒意,拱手懇求道:
“孔明且慢!”
“縱荊州難全,廬江可否歸還?”
“吳軍新失其地,將士皆有不平之心。”
“若不收回廬江,瑜回吳地,亦無顏見吳侯。”
諸葛亮溫言不悅,正色道:
“廬江本為漢土,昔被曹操竊據,后為吳所奪。”
“今李相奉王命收復失地,乃正本清源之舉。”
“又何來歸還之說?”
周瑜據理力爭,當即駁斥道:
“以荊州之地,易一廬陵。”
“誠為天下恥笑耳!”
拿富庶的荊州,換取瘴地廬陵,莫說政治家干不出這事來。
縱是垂髫孩童,也不肯為此事。
須要說明的一點是,周瑜目前只是拿下了南郡,但卻直接說他是拿荊州之地跟你做交易。
這是周瑜故意往自己臉上貼金嗎?
其實不是,
此前說過,江陵是荊州之心。
拿下江陵,就等于拿下整個荊州。
歷史上,著名的劉備借荊州,其實借的就是江陵。
當時東吳其實是占據了江夏與南郡,這也是周瑜的戰略。
有了這兩個地盤,就把荊揚益三州連接的路線給打通了。
周瑜也能夠從荊州出發,直接去攻打益州。
而所謂的劉備“借荊州”,就是把江陵給借了。
江陵一出,南郡就跟著出了。
如此一來,也就切斷了東吳與益州的聯系。
周瑜征蜀的計劃自然也就跟著落空。
所以常有人好奇,劉備當時不是有荊州嗎?
為什么要說劉備是“借”的荊州。
就是因為當時江陵在東吳手里,這個地方很重要。
只要有江陵,你就可以說你有荊州。
所以周瑜說自己是拿荊州跟你做交易,并不算他故意夸大其詞。
諸葛亮也知道僅僅靠一個豫章,打發不了周瑜。
便稍作讓步,問周瑜還想要什么。
周瑜乃正色說道:
“既豫章不足議,敢請以荊南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