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日或觀星象,或論兵法,或議荊州風土人情。
總之,并不提起川中之事。
張松心知不能一直逗留在此處,乃向孔明辭行。
諸葛亮親自到江邊送行,至渡口手,執其手嘆曰:
“……惜乎未及與足下共演八陣圖。”
話落,乃解腰間玉佩相贈,言道:
“歸來時務必請別駕再過江陵,亮當掃榻以待。”
張松謝過,登舟離去,自往下邳方向去了。
諸葛亮以目送之,久久未曾離去。
眼見張松的舟楫走遠,一眾荊州官員這才滿臉疲態地走過來,忍不住發牢騷道:
“……先生何以如此厚待這三寸之輩?”
因張松生得身材短小,荊州又是出了名的士人樂園。
士人看重什么?
一重家世背景,二重儀態形貌,三才是看重才華知識。
這張松首先給人的第一印象就不好,并且此人幾日里全程飲酒嗎,也未見有多少才華在腹。
偏偏在諸葛亮的催督下,
眾人這幾日里忙上忙下,跟伺候爺似的伺候他。
全程小心翼翼,唯恐犯錯。
將要送走他時,眾人皆當是送瘟神一樣將之送走。
而臨行前,聽說諸葛亮還要讓張松回江陵來,眾人自然不悅了。
諸葛亮乃為眾人解釋道:
“……你等哪里知曉。”
“張別駕至吾所,實難得其真心。”
“終能動其心者,惟齊王一人耳。”
“吾所以令其返江陵者,蓋因下邳鄰潁川。”
“所謂‘市賈比三家’,恐其使齊后復投曹氏。”
“聞曹操近結西涼韓遂,有取漢中之意。”
“若得張松之助而謀西川,則大勢難圖。”
“故特令其必返江陵,故為其不去潁川者也。”
所謂貨比三家,諸葛亮也是怕張松見完劉備,反手就去見曹操。
要知道,眼下的曹操正值大逆風。
加之其與劉備爭奪荊州的失敗,對西川之地極其渴望。
從他將中原人口,大量強遷至關中地區來看,就不難發現。
眼下的曹操,就是在為全力進取西川做準備。
既然如此,諸葛亮當然要盡可能地阻止張松去潁川了。
眾人聞言,皆嘆服曰:
“先生神算,吾等拜服。”
諸葛亮望著滾滾長江之水,悠悠嘆道:
“如今李相尚在徐州,有他在,因能留住張松。”
“你我只管在江陵等候徐州的指示即可。”
眾人喏喏稱是。
……
徐州,下邳。
江南之事暫定,李翊也將廬江交給了陳登。
在得到劉備的允許之下,陳登總算完成畢生心愿。
將淮南之地,合并到了一起。
為此,陳登甚至激動地留下了眼淚。
他極力邀請李翊在淮南多住兩日,但李翊堅持辭行。
說的是河北之事離不開自己。
而且離家近一年,他的瑩妹二胎已經生下來了。
據傳回來的消息稱,依然是個男孩兒。
如此一來,李翊便有了三個兒子,俱是公子。
離家太久,李翊這個當父親的,總該回家去看看。
說來慚愧,也不知是不是造化弄人。
三個孩子的出生,李翊都不在身邊。
甚至沒有一個孩子的滿月酒,是李翊吃過的。
而李翊身為家主,眾人也不好私自便辦了。
所以每次都是等李翊回來,再給孩子們補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