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歸來兮!李公歸來兮!”
原來此前李翊以前在徐州輔佐劉備時,當地百姓多有受李翊恩德者。
今見李翊回來,大家都來看望這位“故人”。
除老者識得李翊外,亦有稚子捧棗栗相獻。
繡閣珠簾半卷處,紅妝窺視者無數。
據當事人回憶說,徐州百姓歡迎李翊回來時的情景是:
萬人空巷,人們皆言:
“李公之治,民懷其德。”
“榮歸之日,傾城相迎。”
“雖子產之鄭,晏嬰之齊,不過如是。”
面對這極致的殊榮,李翊臉上并未有一絲絲高興。
反倒全程皺著眉頭,一言不發,面色凝重。
他也沒有想到自己離開徐州數年,當地的百姓還會念著自己。
一旁的劉備似看出來李翊的心思,乃上命人將車攆驅至李翊身旁。
劉備上前,執其手,說道:
“寡人之蕭何,深得民心如此耶!”
李翊謙辭再三,連道此皆賴大王之威德。
然百姓獻食不絕,道路為之堵塞。
劉備撫掌大笑,柔聲寬慰李翊道:
“李相乃寡人之蕭何,卻不須為蕭何之故事。”
“不然,使天下人小覷寡人。”
“愿李相勿憂!”
李翊這才松了口氣,與劉備一道入了王宮。
劉備設宴,款待李翊,為其接風洗塵。
飲宴之時,李翊順帶將自己在河北這幾年的工作,向劉備這個大領導給匯報了。
劉備認真聽完,一面嘉獎李翊的工作,一面又問:
“丞相知遼東之變故否?”
李翊一揚眉,道:
“吾去歲在江南,遼東之變,實有未知。”
雖然不知道遼東發生了什么,但是一準沒有好事。
只是沒想到,自己在河北那么幾年都不曾出事兒。
怎么偏偏到了自己去荊州的時候,就出事了呢?
劉備蹙起眉頭乃道:
“高句驪人一舉襲取了玄菟郡,玄菟守將王雄戰死。”
“玄菟之民,被燒殺劫掠一空。”
嘶……
李翊倒吸一口涼氣,沉聲,“竟有此事。”
于是站起身來,謂劉備道:
“請大王勿憂,待翊回到河北之后。”
“定當點齊河北之眾,征伐高句驪。”
“直搗其丸都,一舉蕩平其國!”
劉備一揮手,止之曰:
“李相勿憂,近日平州牧呂布已經向寡人上書。”
“聲稱其已在長白山大破高句驪之軍,收復了玄菟郡。”
“高句驪人有此一敗,應當不敢再輕易復進。”
微微一頓,又沖著李翊一笑。
“說來,長白山一戰,多賴李相設置北戍校尉。”
“張繡才能及時趕到,與呂布合力,大破高句驪。”
“……否則,遼東必失。”
李翊心想,他已經在幽州搞了經濟特區。
北方鮮卑人、烏桓人基本上是與漢人和平共處的。
怎奈這高句驪人如此的不安分。
若非自己在遼東做足了準備工作,否則這十多年的聲價便被這蠻夷給挫去了。
李翊一時越想越氣,站起身來,一指遼東地圖,向劉備諫道:
“高句驪人狂悖無禮,不慕王化。”
“臣欲回河北,點兵三萬。”
“搗其丸都,永絕后患!”
劉備卻搖了搖頭,拒絕了李翊的請戰請求。